(上接第1版)占今冬明春计划任务的102%。小水库除险加固5座,泵站更新改造4座,小水闸维修加固5座,中小型灌区改造2处,塘坝扩挖254面,开挖疏浚河沟近3000多条长1300千米,新打机井2653眼,修复机井702眼,末级渠系改造1.6万亩,完成投资1.7亿元。
该区以“5588”行动规划为抓手,召集国土、农发、现代农业、农委、扶贫等相关涉水部门谋划未来五年水利工程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三个对接”,同时兼顾蓄排结合,以理顺产权、落实村为主的建设原则,多次调研、现场确认,认真编制未来五年实施规划。目前,已完成《宿州市埇桥区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2013—2014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
为落实好水利兴修各项工作,埇桥区着力从“四个转变”做起,即由防洪为主转变为蓄排结合,更加注重蓄水;由单一治水转变为综合治水,更加注重生态水环境建设;由重建轻管转变为建管并重,更加注重后期管护;由依靠政府投入转变为多元主体投入,更加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目前,已整合项目资金2.05亿元,盘活民间资金1000多万元,引导经营主体投入500多万元,营造出全社会干水利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奖补力度,区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奖补资金。加大责任追究、将水利建设任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跟踪督办,加大考核力度,对于规划不合理、效果不佳、进度不快或者未能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保证工程质量,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督全程制,推行质量终身制和黑名单制,建立工程联系机制,做到项目规划合理科学、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工程验收从严把关。
针对下一步工作,吴绪峰表示,今年是大力实施“5588”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为开好局、起好步,埇桥区主要从加快编制规划,加快工程进度,健全工程管护机制等几方面做起,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见习记者 余明明 本报记者 杨雪
新闻推荐
“孝行天下·埇桥杯”全国书法作品展评审工作在紧张进行中。埇桥位于故黄河之南,淮河之北,地处南北文化交汇地带。北行150公里即孔子故里,西行45公里即庄子家乡,博大精...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