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傍晚时分,几辆警车风驰电掣般驶过宿城市区,来到位于市区北部的埇桥区汴河办事处双秦村。车刚刚停稳,只见公安民警迅速下车,进入到曹益仁(化名)家中。面对犹如神兵天降一般的民警,曹益仁还没有反应过来,一副冰冷的手铐便被带到了手上。
时间还要回到一个星期前。
11月19日6时许,天已经大亮。地处206国道的埇桥区桃园矿四号沟路口,一姓李的老人在路西边行走。这时,一辆由北向南飞驰的车辆径直撞了上来,把这位老人撞倒在路边。肇事车辆没有丝毫停留,向南飞快逃离现场,不知所踪。很快,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事故中队值班室接到110指令:埇桥区桃园矿四号沟路口,一辆三轮车撞倒一老人后逃逸。接到指令后,三大队大队长杨光明、副大队长韩利、事故中队中队长王成震带领民警火速奔赴现场。
当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老人倒在路边。民警一方面认真开展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工作,一方面配合医院对伤者进行现场救助,并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送上救护车。
经初步勘查,现场发现疑似肇事车辆遗留的破碎的后视镜以及很少量的挡风玻璃碎片,其他没有任何痕迹。经对现场周围群众的走访,由于事发时街上没有其他人,仅有的一名目击者也在事故发生后听到碰撞声才出来看的,目击者称其只看到一辆三轮车背影向南飞快驶去,颜色、型号、车牌均没有看到。就在各项勘查工作紧张进行时,医院方面传来消息:伤者李某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死亡。
大队长杨光明立即向上级汇报,宿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许云淮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要求三大队立即启动重大逃逸案件侦破预案,全力侦破该起案件。于是,三大队迅速成立了以大队长杨光明为组长、教导员王新洪、副大队长韩利为副组长,事故中队全体干警为成员的“11·19重大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小组。很快,侦破工作有了初步进展,办案民警调查到嫌疑车辆为一辆金马牌三轮摩托车,但车牌无法确定。
在案情分析会上侦破小组认为:由于事故发生地点在桃园镇,肇事车辆为三轮车的情况下,驾驶员很可能也是附近乡镇的,而且从肇事车辆形状分析,有可能是在当地收菜运往市里后返回的。于是侦破小组兵分四路:一组由教导员王新洪带领,做好死者家人的接待与安抚工作;一组由副大队长韩利带领,深入桃园镇、北杨寨、蕲县展开大规模排查。一组由中队长王成震带领,对宿州市所有销售此类摩托三轮车的商店以及所有的菜市场进行摸排走访;一组由事故中队指导员汪小义带领,继续向南寻找蛛丝马迹。三大队全队动员,经过数日的艰苦奋战,但肇事车辆如人间蒸发一般,仍未见踪迹。
案件侦查期间,刑警出身、具有丰富侦查经验的许云淮局长多次深入侦破组亲自指导工作,听取侦破组的汇报,研究侦查途径,制定侦查方向,并提出要打破常规侦查思路,利用科技手段,多角度分析,全力侦破此案,以做到让群众满意、群众放心。
侦破小组立即召开案情分析会,将近日来所有线索进行汇总,并根据新的线索,重新刻画了嫌疑人及车辆画像:肇事车辆为金马牌银白色正三轮摩托车,车辆可能入户,后车厢发现了焊接的铁栏,应该从事运输生猪或其他农产品,嫌疑人年龄约40岁,案发时应该是从家出发,前往埇桥区南部。
根据新刻画的嫌疑车辆及驾驶员情况,大队长杨光明提出:要打破传统侦查农村地区逃逸事故的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找出嫌疑人的来时路线。于是,经过侦破小组大量缜密的调查走访,查清了嫌疑车辆的案发前后的行驶轨迹,并最终锁定了嫌疑人曹益仁。
11月25日傍晚,侦破小组在三大队大队部集结,并再一次对案情进行分析,确定曹益仁有重大嫌疑,且时机成熟,决定立即实施抓捕。在抓捕嫌疑人的过程中,民警在嫌疑人家中发现了肇事车辆,并立即进行鉴定,发现该车后视镜脱落,车体右侧有明显划痕,嫌疑人为了掩盖罪证,对车体损伤部位进行喷漆。侦查民警同时还发现了嫌疑人曹益仁刚刚买来还没来得及安装的新的后视镜。
嫌疑人归案后,民警立即展开讯问,面对铁一般的证据,曹益仁交代了其肇事逃逸的犯罪事实。目前,犯罪嫌疑人曹益仁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邵帅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传播志愿精神 争当文明使者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