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旻
坐在礼堂里,市二院心内科的护士张媛媛听讲格外入神,虽然台上正在演讲者只是她一位年轻的同行,既非技术专家也没有震撼的经历,但是朴实的言语,真实的情感很容易唤起了张媛媛的共鸣。当天是全市卫生系统“道德讲堂”的一次全新尝试,由两位来自一线的普通医务工作者讲述亲身经历和感悟,来唤起医疗战线上的“妙手仁心”们重新思考医德医风的价值。
台上正在演讲的是许莉莎,一位来自一院的康复医学科医生。穿着“白大褂”的她看上去还带着几分学生气,清秀而腼腆。但发生在身边让许莉莎印象深刻的故事,通过她的娓娓道来,让台下众多医务工作者心灵触动:
医院引进的专家、麻醉科主任牛居辉医生整日围着手术台转,孩子意外颅骨骨折住院,身为医生和父亲的他仅仅停留了两天就匆匆赶回医院。老父被查出癌症晚期,他硬是坚持完成工作才匆匆飞向新疆,当他辗转十几个小时踏进家门时,父亲已经在几个小时前与他阴阳相隔。爽直的西北汉子双膝跪地,失声痛哭。
手术室护士长包爱枝因为工作,而不断地给儿子留下一个又一个“下一次”的承诺。当得知她被诊断为甲状腺癌时,包爱枝反而微笑着告诉大家:“没关系。”躺在病床上时,依然保持乐观、豁达……
另一位走上讲堂的是张健,二院输血科的一位检验师。2011年他参加援藏医疗队,在西藏山南地区待了8个月。当地人的淳朴和对医疗环境改善的期待,让他找回了职业的价值。“我经常想,医疗援边,我们该援什么?结束的那天,我想到了,解除患者的一些病痛,这只是医生治病救人的本职工作;教会当地医生多一点技能,让他们能为老百姓更好地治病,这种使命感更加重要。所以,不论谁问我,让你去西藏你还去吗?我毫不犹豫,坚决去!”
听完两位同行的故事,张媛媛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医护人员要得到患者的尊重,首先需要尊重自己的职业。这个职业辛苦、繁杂,时常有委屈、无奈,但扪心自问,我们面对的是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责任多么重大。即使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多一份细心、一份耐心护理病患,也许可以给他们更多坚强和信心。”她动容地说。
“医疗卫生系统是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又是人民群众健康保护神,期望逾高责任越重。结合芜湖市公立医院改革,需要提升医务工作者素质,改善医患关系,共享医改红利。”市卫生局负责人道出“道德讲堂”的初衷,不靠领导指示,不用专家报告,身边人讲身边事,真情实感,以医者的良心哺育对生命的爱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汤修宪)第一届中欧画展将于2013年3月8日至3月30日在比利时利尔市举行。应欧洲中国文化教育基金会的邀请,芜湖市著名画家王广和中国著名画家顾扬、...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