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南陵大浦乡村世界“青年林”,一场“共建青年林,建设美好芜湖”的青少年义务植树活动正在进行,来自芜湖市各级团组织的百余名优秀团员和青少年参加活动。 (3月8日本报3版)
生态环境的优化是最大的效益,建设美丽芜湖要从植树造绿开始,这业已成为全市上下的一致共识,尤其要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全民动手,全民参与,全民共建,既轰轰烈烈植树尽义务,也兢兢业业护绿履责任,让城乡各地处处充满持久的绿意盎然。
当下的植树造绿,不能满足于“挥舞铁锹亲手种树苗”的传统方式,更应创新“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主力”的推进机制。一方面,要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赚钱”的原则,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走出一条“政府得益、企业收益、百姓受益”的多赢之路;另一方面,要创新认建认养、转让冠名权等形式,通过开展“三八林”、婚庆林、军民共建林等活动,让更多的群众投身到生态建设中。
“三分栽,七分管”的道理众所周知,但必须看到的是,眼下个别单位将植树当成任务,栽种时马马虎虎、栽种后不闻不问,植树造林演变成植“数”造“零”;有的部门不懂种树原理,不仅在树种选择上“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不分时令点卯搞形式,结果树木要么“水土不服”、要么拔苗助长而“寿终正寝”,于是出现“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撒绿不见绿”就不足为怪了。植树造绿之后首要的是管绿,在这中间,既要专业队伍市场化管护、提高成活几率,也要健全机制责任化栽培、勤管严管到位。
恪守绿色,就是恪守我们的生命。与积极植树造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市民在惜绿上并不积极,一边大张声势绿化,另一边却漫不经心“划绿”:有的在小区中或毁绿造车位,或树杆当衣架;有的在公园里或踏绿成路,或借树锻炼……更可怕的是有些市民对此早已见怪不怪,有关部门更是鞭长莫及。“惜绿”正是“惜己”,当务之急既需要唤醒社会公德意识,更需要配套制度长效管理。
新闻推荐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的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着力提高出生人...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