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秋天的浮山是粘在大宋朝额头的一片黄叶漂浮于长江岸浮

来源:安庆晚报 2013-09-16 16:1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章宪法

 

秋天的浮山,是粘在大宋朝额头的一片黄叶。

漂浮于长江岸,浮山其实有无数片黄叶,秋天让它们离开银杏,重重叠叠,坠落于张公岩下的山道。很多人在那个季节踩着黄叶涌向道观,对于最脆弱的生灵,无非是假一纸神符,企图让病灾望而却步。也有一些人,试图在神符上读出清晰的国家兴亡,但在一个少女刻意踩响这些黄叶的时刻,山涧却充满了宋词的味道。

“一叶凌波,十里御风,烟鬟雾鬓萧萧。认得江皋玉佩,水馆冰绡。秋静明霞乍吐,夜凉宿雾初消。恨微颦不语,少进还休,立迢遥。

神交冉冉,愁思盈盈,断魂欲遣谁招?犹似待,青鸾传信,乌鹊成桥。怅望胎仙琴叠,忍看翡翠兰苕。梦回人远,红云一片,天际笙箫。”

少女分明是浮山脚下李庄的李姬。那个秋天,宋词的味道准确地从浮山张公岩透出,而后西散,顺岩而下,漫浸李庄。李姬总是如期而至,步出李庄,浣纱山溪。这首《雨中花慢》,恰是一片潮湿的黄叶,落在二十多年后的李姬额头。

宋朝因伤感的文学创新而获不朽,宋词就是这个王朝的忧伤密码。金兵南下,大宋朝的悠闲与富足,一页一页的斑驳,但李姬的笑颜却是绽开的。“小乱避城,大乱避乡”,那个叫张孝祥的少年投亲而来。江左浮山,有着传说中的安宁与静寂,这个尊始祖为“圣祖天尊大帝”的王朝,催化了浮山的道教复兴。道教与浮山,让这个烙上浮山印记的文学少年,从此一辈子想象着神仙与仙境,并在仙境中构筑着不着边际的爱情。只是国事比神符更具玄机,金兵对江北的袭扰日见频繁,战乱让他们在浮山、芜湖间颠沛流离。但时事最终还是成就了少男少女的情怀,也几乎让宋词的婉约坚守到底。这对少年情侣,很快同居,生下一子。

宋词自始至终都在淡化宋朝的症状,战事总是在宋词的掩盖下悄然进行。外族劲敌面前,朝廷始终无奈而诡谲,最终退守,偏安一隅。在高宗与秦桧心照不宣而又心怀各异的幕后,张孝祥的油菜(网络用语,有才),越是尴尬陡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的科举,张孝祥得益高宗的上帝之手,击败秦桧之孙秦埙,爆出了罕有的“三元及第”。但这份过于耀眼的光环,让张家不能再回避礼教,也不得不小心隐私被“人肉”后的政治漩涡。而老于官场门道的张家,应对之策,便是送出李姬,让张孝祥正娶仲舅之女时氏。

这同样是在一个秋天,李姬如一柄飘零的叶子,携子回归浮山。江畔风起,秋水无边。李姬似乎望见了黄叶满道的浮山,但眼前分明是失去敢做敢当勇气南宋男人,还有一纸似曾相识的《念奴娇》: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樽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宋词囊括了宋朝的意境———秋天总是和秋天重叠,风帆势必扯破这两块秋天。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的九月,消失在风烟与灯火之中。而曾经朝夕相伴的音容,即将萎缩成一片浮山黄叶的憔悴。这一年,李姬在张公岩做了道姑,儿子张同之成为道童。家道维艰,现实世界早满含无奈,张公岩的道观,以一枚创可贴的方式,为她的爱情伤痛打上补丁。国运不济,山河破碎,李姬那里,张孝祥的音讯开始时有时无,但见无边落木,满目黄叶萧萧,伴随四季交替枝头。好歹儿子日渐长大,不时传递在二人之间,浮山道观中的李姬,孤灯下总有情韵幽馨绵邈的《木兰花慢》: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唤谁护衣篝?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道教并不追求来世与彼岸,最优秀的道观,此时就是拯救垂死的爱情而所谓起死回生,或让纠结的长藤遮严心灵的悲摧———但一切终归太长太久,活生生的人世免不了成为纸上疏烟。当年生离之际,他们也许心存希冀,将来总有一日重新团圆。但时间总是渐渐将记忆漂白,让人越来越明白已不可能。这时的张孝祥与李姬,家族恩怨之外,又隔了道俗之分,维系两人关系的,只剩他不能公开承认的儿子同之而已。每每父子相见,张孝祥回忆前情,形诸梦寐。然而,梦中仙境替代不了现实的虚无飘渺,人间的情缘也是转瞬即逝,纵使是豪情千丈手腕果决的张孝祥,也无法抗拒无情的命运。

乾道三年(1167年),张同之去了父亲的官署,回到浮山,带给母亲的依然只是一纸《转调二郎神》:

“闷来无那,暗数尽、残更不寐。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多少愁云恨水。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想静拥孤衾,频挑寒,数行珠泪。

凝睇。傍人笑我,终朝如醉。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绿鬓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在浮山,这是李姬读到的最后一首宋词。两年之后,张孝祥英年早逝。而后,宋朝的挣扎也在宋词中继续淡漠。“道可道,非常道”,读一句岳飞的宋词提神也好,唱一句张孝祥的宋词消魂也罢,生动的宋词就这样在浮山永生———民间传说,张同之在浮山张公岩升仙而去。而真实版本,则是张在葬母之后,远去无声……

新闻推荐

安徽省年内推广新能源车3500辆

探索城际客运模式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文学革命的前驱2015-06-05 12:53
猜你喜欢:
评论:(秋天的浮山是粘在大宋朝额头的一片黄叶漂浮于长江岸浮)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