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杨女士不久前刚刚操办完了母亲的后事,5月21日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财政局的工作人员,要发放杨女士母亲的抚恤金和丧葬费。“这是真的吗?我有点怀疑,所以打你们热线电话看看能不能帮我辨别下真假。”杨女士说道。
给杨女士打来的电话是以186开头的手机号码。“对方知道我母亲的一些情况,让我很意外,但是我又觉得这不像是真的。”杨女士说道。
记者以杨女士的名义拨打了这个手机号码,一位操外地口音的男子接听了电话,自称是芜湖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称杨女士母亲有一笔丧葬费补贴2500元等待杨女士领取,并且这笔钱在临时账户上。当记者问如何领取这笔费用时,这名男子让记者带着银行卡,去银行ATM机按照提示接收这笔款项。
数分钟后,记者假装前往了银行ATM机,这名男子又指示,将随身携带的银行卡插入ATM机查询余额,查询余额后才能将临时账户和记者的银行卡进行链接。当对方得知余额只有一百多元时,电话那头的男子表示这张卡显示无法与临时卡进行链接,需要重新换一张卡,并且特地强调,为了保证能稳定链接,最好能事先存入几千元。
芜湖市人社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丧葬费和抚恤金的发放,需由家属带着相关材料到有关单位进行办理,没有办理手续,劳动保障部门是不会发丧葬费补贴的,而且费用会直接打入指定账户,他们不可能和死者家属接触,更不可能通过财政局发放。“社保部门一般不会直接联系家属 ,在此提醒市民,不要轻易相信。”
记者查询了解到,近期各地相继出现以“丧葬费补贴”为名的电话诈骗案,不法分子冒充财政部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寻找近期有家属去世的家庭为作案对象,谎称有丧葬费补贴、抚恤金发放,骗受害人至ATM机转账汇款。此类诈骗是购车购房退税、生育金补贴等诈骗的变种,不法分子盗取逝者个人信息,对逝者情况比较清楚,让家属轻信,丧失警惕,然后诱骗受害者在ATM机上根据对方提示操作,向对方账号转账。
记者 俞红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感动你我,温暖社会。5月22日下午,经过层层选拔出的18名小学生齐聚芜湖市少年宫,讲述自己身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本...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