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同密码打交道越来越多。用银行卡取钱、查询手机费用、收发邮件、网上聊天购物甚至进小区的门禁,都要密码。密码,似乎成了人们与外界接触的通行证。
不可否认,密码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保障了我们的信息财产安全,但同时,它也给生活带来了不少烦恼——没有密码,隐私没保障;有了密码,还是有记不住或是被盗的尴尬……
哭笑不得:刷不了自己的银行卡
银行卡、信用卡、医保卡……如今,翻开钱包,人人都能找到四五张需要密码的“通行证”。可有时候,你却未必是它们的主人。
日前,记者在北京路的交通银行网点遇到一位青年人,他正在办理银行卡挂失。他称之前在商场购物后刷卡,连输三次都没有输对密码。看到银行发给他锁卡的提示短信,他哭笑不得,但无论如何也记不起密码来了,无奈只有申请挂失。而据银行方面介绍,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市民小李是一位网购达人,她说,上淘宝购物需要登录密码,支付需要支付密码,网上银行要有网站登录密码,进入支付界面还要证书密码,支付时还需要填网上银行的支付密码。很多密码还要求不能重复,有时候时间久了不用,真的想不起来。“每次购物至少需要输入四五个密码,每个密码还有各自的设置规定,有的要字母和数字组合,有的还要有大写字母。”
一些上了岁数的市民怨声更高:没有好记性,甭想碰电脑手机。家住鸠兹家苑的蔡大爷曾因为忘记密码,登录不上游戏平台,玩不了“斗地主”,跟儿子生了几天的气。
近日,来自《生命时报》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在420个受访者中,仅仅有4%的人从来没有记混或者想不起密码的情况。
“信息社会,越来越多的密码让深陷其中的人们徒增烦恼。”芜湖资深心理咨询师强薇表示,不少人因记不起密码变得焦躁不安,还有人甚至陷入紧张情绪中,一见到密码就害怕。
记忆困难:多人上网发帖求助
“密码太多总是忘”,昨天,记者以此为关键词在网上检索,发现了超过1300万个相关帖子。很多人求助:账号密码太多,有没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密码?吸引众多人跟帖,表示感同身受。
就如何记住密码,记者总结了网友给出的建议,大致分为4种。
首先是“懒汉型”,这部分人推崇,在没有条件限制下,所有的密码都设置成一样,再设置一个有关自己真实信息的密码保护问题,方便丢失时找回;第二种人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们建议将密码记录下来,锁进柜子,或者是储存在自己的邮箱或手机的安全保险箱内;第三种则是“学霸型”,他们建议,用一道数学题把密码归类,比如记住一张银行卡的密码,然后其他几张用加法加一个特殊数,最后取整,忘记某个密码时,可以推导出来;第四种人则建议,将密码隐藏为联系人号码,存在手机通讯录里。
令人头疼:财产安全隐患频发
如果说记不住密码,只会给生活增加麻烦,那么更为严重的,则是因密码丢失造成的经济损失。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1993年,我国银行业务开始实行电脑联网,从那时开始让储户对个人活期存款设置密码。“原来设置密码的规定不是硬性的,只是提示我们设置后会比较安全。”原在建设银行工作的市民王娟回忆说,“当时,很多人怕忘,设计得很简单,比如‘1234’等。”为了方便记忆,身份证的后几位数、生日、电话号码、门牌号,也是那时居民常用的密码。
随着网络发展,密码大规模使用日益普遍,今天的网络上,普通密码已经阻挡不了黑客的进攻。网络盗窃密码案件开始增多,涉及的经济损失也不断出现天文数字。为此,有关部门也多次提醒,不要将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并保护网络安全。
业内人士介绍,在银行卡中使用简单密码的危害尤其严重,很多人的钱包里同时带有身份证和银行卡,如果使用生日、邮编、123456这样的数字当密码,很容易在钱包丢失后被小偷猜出来。
为你支招:如何保证密码安全
虽然密码给生活带来种种困扰,但它终究是保护隐私安全的最基本防线,如果自身具有了很好的安全意识,设置合理有效的密码,那么保护隐私安全也就简单很多。如何设置密码?芜湖市某网络公司安全技术专家陈启凡给出了3点建议。
第一,重视个人信息。不要在密码里使用或者掺杂任何个人资料、任何公开信息。如:家庭成员名字、宠物名字、家庭地址、重要日期等。如果需要列出所有密码,不要储存在计算机中或用便利贴黏在计算机旁,要将其藏在安全的地点。
第二,不能很多项目使用同一个密码。只要某一个密码被人破取,其他信息就可能一并泄露了。
第三,养成定期变更密码的习惯。每过一段时间要定期更改密码。如果个人电脑受到了病毒攻击,需要立刻从安全的电脑上变更所有密码。
记者 王世宁 文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由芜湖市委宣传部和芜湖市文明办主办的“中江大讲堂”,本周六将精彩再现。具体时间为5月10日上午9:00-11:00,地点为百花剧场(原范罗山市委大礼堂)。今年...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