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客厅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芜湖铁画。在海外,很少有人看过铁画,在一块深色白底的木板上,一匹奔驰的徐悲鸿笔下的骏马,这是由铁打造而成、别具一格的画作。远看它像水墨画,马儿栩栩如生,昂首扬蹄,鬃毛和马尾向上翘起,很有气势,引人遐思;近看它强壮的身躯、马头、鬃毛、铁蹄、扬起的马尾,都很细致逼真。这是艺工用一把锤子敲打而成的,技艺高超奇绝。只有芜湖才生产铁画,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有一幅巨型铁画《迎客松》,当是芜湖铁画的代表作了。
1980年,我离开工作、生活了二十三年的芜湖,调回原籍广州,我的一位早期学生来送行时,送给我这幅很有意义的铁画。1985年,我和家人移民来美国时,就把它当作宝贝,带它飘洋过海,也带着我的回忆来到大洋彼岸。如今它挂在客厅的墙上,闲暇时看着它,会引起我的沉思。
1957年的秋天,我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就来到芜湖的中学任教,芜湖是我第二故乡,这里的人、事、物占了我记忆的主要位置,二十多年,我这个外乡人不知不觉中被同化了,也爱吃腌菜薹,学会用白菜梗制作香菜、咸菜炒毛豆炒蚕豆瓣等,在国外吃不到了,还挺想念的。在芜湖,我从刚出校门的青年人,步入中年,我看到芜湖面貌改变,我的孩子又在那里出生、成长,芜湖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他们会讲地道的芜湖话。
我的教书生涯足足二十八年,直到出国才放下粉笔和学生的作文本。“文革”时,教师们曾后悔入错行,因为受到人所皆知的屈辱,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育人的职业也有不为外人所知的乐趣,我和青少年长期相处,也延长了我年轻的心境。我和许多学生有很好的师生感情,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是《人民日报》记者,我们断断续续有联络,在我出国前,他来广州出差,得以见面。
近年来,有好多位移民或留学的学生,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我们互通消息,每年圣诞节、中国新年,我会收到他们的贺卡、电话和来信。去年四月,我到洛杉矶时,约见了一位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学生,自然我也升任了婆婆,短暂的相聚,我们师生好像回到了校园,时光在这时倒流了。
1987年2月,我因事回到芜湖十天,事前没有通知任何人,便突然拜访一两位老朋友,给了他们一个惊喜。此外,我在芜湖的马路上、邮局里还邂逅了七、八位熟人,分别近十年,一下子他们就认出了我,其后大家相互转告,同事们知道我远道回来,都想见我。于是我专程拜访了原来任教的学校,又马不停蹄地做客,除了办事之外,十天里我见到数十位旧友,大家待我深情厚谊,使我发觉芜湖才是值得我梦萦眷恋的故乡,思乡总是与具体的人事物连在一起的。
我很感谢那位送我芜湖铁画的学生,因为这幅画,我常常得到只有自己才体会得到的感受。我将在美国加州度晚年,但在我的心里故国、故乡的人事物还是重要的,我关心着他们的变化和发展。
□梁瑛(美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 5月5日傍晚,一名患有精神病的男子跑到和平医院楼上,欲跳楼轻生。弋江公安分局、弋江消防大队及医院方积极劝说,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营救,终于将该男子救下,并及时送...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