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的不仅是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雄心壮志,也有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敬仰与钦佩。4月30日由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大江晚报主办的“看发展大篷车”活动,第一站便来到三山烈士陵园,这里安放着二十九位烈士的英魂。
站在三山烈士陵园的门口,入眼便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随后感受到这一片绿色带来的凉意。走进去,目之所及是一块高高耸立的石碑,碑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仰起头细细地看,仰望的不仅是石碑,也是烈士们高尚的灵魂。拾阶而上,身处高处便可以清楚地看到烈士们的墓碑,强烈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下来,在地上、石碑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有的墓碑是早就建好了的,石碑上依稀可辨风雨留下的痕迹,有的墓碑是新建的,碑前摆放着前来拜祭的人献上的鲜花。与我们一同前来的人中,有的老人在刻有“无名烈士”字样的石碑前久久伫立,脸上是岁月风霜的沉淀。
接着,我们来到了夏家湖。虽然没有秀丽的湖光山色,这里却是记录并见证了历史的地方,因为这里是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第一船的登陆点。在登陆点竖立的石碑背面,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在石碑前,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关于渡江第一船的历史,对于这一段血与火锻造出来的熠熠生辉的历史,所有的人都听得入神,并再次由衷地对那些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新中国奠基的烈士们,致以最大的敬意。
没有什么能比身临其境更能体会革命先烈们在战争的血与火中,锤炼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了。在三山,在烈士陵园,在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我们所能感受的不再是课本上空洞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就在烈士的墓碑上铭刻。
武晓雪
新闻推荐
毕业合影是同学们对分别时刻的一种纪念,纪念的是难以割舍的同窗之情,纪念的是共同走过的青春岁月。时光荏苒50年,每每翻看着那一张早已泛黄的大学毕业集体合影,想到即将要举...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