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种进口食品不断抢滩货柜。很多消费者认为,进口等于“绝对安全”。但近来,各种进口食品被查不合格的新闻也不绝于耳,进口食品的“绝对安全性”受到质疑。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今年7月1日将实施《进口食品不良记录管理实施细则》。
《进口食品不良记录管理实施细则》通过对进口食品实施不良记录管理制度,来管理进口食品市场。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收集、核准、上报与进口食品有关的安全信息,建立不良记录名单,并对有不良记录的进口食品企业采取不同程度的控制措施。
进口食品低价抢市场
随着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曝光,很多消费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进口食品,孩子喝的是进口奶粉,吃的是进口零食。
昨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发现,几乎所有的大超市都设有“进口食品”专区,且进口食品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糖果、巧克力、糕点饼干曲奇、干果蜜饯、肉脯干货、膨化食品、奶粉、咖啡、橄榄油、意大利面及各种口味的面酱……进口食品整体价格比国产食品要高,但也有一些价格略低。
除了超市的进口食品种类不断增加,各电商平台的进口食品促销活动也很多,只要点点鼠标,各种“高大上”食品就进入家门。
“前几年,芜湖进口食品以高端消费人群为主。现在,进口食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很多普通市民也开始购买进口食品。”城南一超市工作人员介绍,随着80后、90后消费群成熟,进口食品销量将高速增长。
进口食品抽检频“中枪”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进口食品就等于绝对安全,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进口食品在抽检中,不合格事件时有发生。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2013年12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10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质量安全项目显示,不合格的进口食品194批次;今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一批不合格进口食品及化妆品名单,248批次进口食品、8批次化妆品被拒国门之外;今年4月,广东省检出海鲜、乳制品、休闲食品、饮料等63批次进口食品不合格……因此,今年7月1日将实施的《进口食品不良记录管理实施细则》,也受到了市民的关注。
“以前一直认为进口食品是绝对放心的,看来是完全错的,以后购买也要悠着点了。”市民李先生经常网购各种进口零食,在他看来,进口食品建立不良记录名单,将会有效规范不良企业,从而让消费者能明白购物。
“我听说,现在很多进口零食代理商,其实就是到国外找个空壳公司,注册一个品牌,加工成食品再返销到中国,一些商品在国外市场上根本没有,到了中国市场摇身一变就成了进口食品,还有一些进口食品完全就是国内加工贴牌销售,这些都无疑在欺骗消费者。”陈女士说,现在她购买进口食品时,都非常小心。“有了这个不良记录名单后,我们购买进口食品就有了指路灯。”记者 汤荣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4月30日下午,空气清新,阳光很暖,大江义工队如约走进新芜路社区。在开业不久、人气爆棚的中和路苏宁广场上,笑脸盈盈的义工们热情提供着力所能及的服务,来来往往...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