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6月20日来芜寻亲收获颇丰后,7月24日,8名青岛孤儿再次来到芜湖。除了上次来芜的于华、张黎明、张秀玉与闫茂伟外,寻亲团成员又添了四张新面孔。此外,昨日上午,张黎明与不久前在芜湖寻亲的朱先生,一同来到皖医司法鉴定中心做亲子鉴定。
疑似父女昨做亲子鉴定
6月,张黎明在芜湖寻亲期间,被丢失了女儿的朱姓人家初步认亲。当时,凭借着张黎明与90岁的朱老先生相似的外貌,芜湖的朱女士将张黎明带回家见了父亲一面。老人脸上的五官与张黎明颇为神似,就连张黎明自己都觉得,这或许就是失散多年的亲生父亲。昨天,90岁的朱老在女婿和外孙女的照顾下,与张黎明在中山南路会和,随后一同前往皖医司法鉴定中心。途中,张黎明和朱老先生同坐后座,张黎明用手挽着朱老先生的胳膊,亲热地叫他“爸爸”。在司法鉴定中心,工作人员为两人先后采了血样,看到朱老先生的手被扎破取血,张黎明打趣说:“爸爸,你回家至少要吃两个鸡蛋才能补回来。”伸着胳膊的老人,随即被这个“女儿”逗笑了。工作人员表示,鉴定结果最快也要到下周才能出炉。
青岛寻亲团继续寻亲
此外,记者还获悉,自7月24日来芜后,此次来芜的于华、闫伟英、段鸣琴、葛春芝和刘美玉五人已经趁着周末在赭山公园拉资料横幅寻了两次亲。“赭山公园人好多呀,很多人围观我们。”大家说,在赭山公园的寻亲活动效果很好,其中一位女士当场就记下葛春芝的手机号码,并来到她所下榻的宾馆说她像自己失散的妹妹。另一位刘美玉也被无为一家人接到当地,与家人合影留念,初步认亲。
这两天,除了有意向的寻亲双方将在芜湖完成亲子鉴定外,其他尚无头绪的寻亲孤儿,仍将在芜湖小区或公园采取拉横幅、挂资料的方式布点寻亲。应她们的要求,本报再次将其资料公布一遍:
于华,1956年3月10日出生,1957年5月抱养于安徽芜湖儿童教养院,时用名李毓华,联系方式:13698687351
闫伟英,1956年出生在芜湖,1957年12月迁入青岛,O型血。曾用名:沈乾,联系方式:13061367773
段鸣琴,1956年7月5日出生,1957年5月迁入青岛,O型血。抱养时袖子上有姓名“王明琴”。联系方式:18561753742
葛春芝,1956年出生于芜湖,1958年8月由芜湖生产教养院迁入青岛。联系方式:13210849690
刘美玉,1957年11月4日出生,1958年7月迁入青岛,迁移证上的名字叫孙万。联系方式:13206364179
记者 李婷维 实习生 闫蕾仪 文 记者 涂志勤 摄
新闻推荐
刘玲是刘卫娣线路上唯一的“80后”,她的故事,像极了励志读物里的人物——吃过苦、受过委屈,埋怨过,也泄气过,但最终还是越挫越勇,成为一名优秀的公交驾驶员。回想这两年的经历...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