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江城连日高温,部分市民在出现头晕、厌食等类似生理中暑不适症状的同时,也热出了“心”病。专家提醒,越是天热越要注意调节,特别是室外工作者和青少年,听轻音乐和游泳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记者近日从芜湖市各家医院的心理门诊了解到,最近一周,接诊的患者不断增多,有的一天多达三四例。症状多表现为心烦气躁、情绪反差很大、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等。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专家程万良告诉记者,情绪中暑会让人变得激动,性格也比原先偏执,不及时调节会对生活工作造成困扰,甚至可能导致轻生等严重后果。
所谓“情绪中暑”,是指高温、高湿、闷热天气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中枢和大脑神经系统活动,加之这种天气容易导致夜间睡眠时间缩短、食欲差、出汗多,体内电解质代谢发生紊乱,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一般气温超过35℃、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就容易出现。还有研究数据显示,正常人中有约16%的人会因高温而乱发脾气,10%的人会出现心境和行为异常。特别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如快递员、建筑工人、出租车司机、送货员等等,都是相对“高危”人群。
程医生建议,缓解“情绪中暑”,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在高温下时间不宜过长,最炎热时段尽量减少外出,有条件的话可午休片刻。适当多饮水和吃些凉食,身上尽量采取遮蔽等物理降温方法。避免刺激性饮品,少喝咖啡、酒、浓茶等,心烦意乱时听听轻音乐,参加游泳等活动能降低“心理热度”。饮食宜清淡,多吃苦瓜、番茄等蔬菜,食用绿豆汤、菊花茶、西瓜等消暑食品。注意休息好,放松心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学会宽容,遇事尽量冷处理。
另外,儿童比成人更易出现“情绪中暑”现象。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将自己烦躁的情绪传染给孩子。要用生活常识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自然规律。同时,可以放下架子角色转换,与孩子做朋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一起去乡下小住,或者外出旅游,分散注意力,减轻情绪中暑的症状。
记者 程茜 实习生 周若扬 吕晨曦
新闻推荐
上海福喜食品公司爆出丑闻后,芜湖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昨天下午,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突击检查步行街上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餐厅,发现肯德基没有涉事产品,必胜客有一...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