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本报“爱心驿站·爱心助学行动”报道了不少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新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好心人纷纷捐款。8月15日上午,有几位南京的好心人特地从南京赶到芜湖,捐款10000元,资助了2名贫困生,并特意赶到三山区贫困生程新(化名)家里看望慰问。
这几名好心人工作,均是南京汇通船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8月5日,本报《坎坷求学路,“自强女孩”一直乐观前行》一文,报道了三山区保定街道联群村贫困生程新一家的窘境。程新的家庭特殊又艰难,她的父亲患有白化病,视力残疾,母亲智力一级残疾,只能完成简单的生活自理,家里唯一的收入是靠父亲的务农和做街道清洁工的工资。但家庭的困境并没有压垮乐观的程新,她努力学习,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成绩优秀的她三年前考上了芜湖一中,今年以理科534分的成绩,考上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她还先后获得过市第三届“百名江城好少年”、芜湖市“十大自强女孩”称号。
本报关于程新的报道,恰巧被南京汇通船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互联网上看到。程新在家境贫寒的背景下,奋发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深深打动了南京汇通船务公司的总经理李红梅。经过商量,该公司决定对程新予以资助。
8月15日上午,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李红梅一行来到了芜湖市三山区,特意看望贫困生程新,向她捐款5000元。详细了解程新的家庭情况后,李红梅表示,虽然程新的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她乐观、开朗,并表示今后四年将长期资助程新,且不让她感到有压力。“希望你今后在大学里好好学习,考上南京的研究生,以后我照顾你就更方便了”,李红梅勉励程新说。当天,随行人员中一位12岁的女孩,还和程新结成了好姐妹,一再向程新请教学习的秘诀。
除了为程新捐款5000元外,当天李红梅还捐款5000元,资助了清水街道大闸社区的贫困生潘志文(化名)。据悉,乐善好施的李红梅,在南京还资助了5名“春蕾女童”,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还特地给孩子们准备好节日礼物,组织孩子们在一起游玩、吃饭。“贫困孩子除了需要物质帮助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但我资助他们,从不让他们感到有压力,让他们轻装前行”,李红梅说。
读者朋友,如果您或您身边有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新生需要帮助,请联系我们;如果您愿意向这些贫困的大学新生伸出援助之手,也可以致电本报新闻热线0553-3838110或@大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
记者 马正超
新闻推荐
芜湖市不少物业企业负责人一听到“盈利”,便开始诉苦,虽然物业企业一度被称为“朝阳产业”,但是利润很低,甚至亏损的也不在少数。日前,芜湖市一独立物业公司拓展市场颇有创新...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