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如果在家庭中就处理了这些餐厨垃圾,整个城市的环境会清新许多,环卫部门压力也会减轻。事实上,江城已经有少数市民先行一步,市民楚先生就是其中一员,在厨房装了垃圾处理器,一年来再也不用拎着装着剩菜剩饭的垃圾袋,一路滴滴洒洒地送到垃圾箱。那么,这种厨房垃圾处理器是否适用于每个家庭,是否有负面影响?记者对此做了调查。
剩饭菜不用再倒进垃圾桶了
在日前的一次公益环保活动中,市民朱先生夫妇告诉记者,他们俩都支持环保,今年看到大江晚报的一篇文章后,想了很多。这篇文章报道,《芜湖市市区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将于明年元旦开始施行,市区内,餐饮、食品生产加工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将依法得到规范处理,这是一个对城市环境与市民健康都利好的消息。不过,朱先生夫妇认为,在政府还不能规范家庭个体餐厨垃圾处理的时候,市民如果能自觉处理好餐厨垃圾,对环保的贡献肯定是“功德无量”。
如朱先生夫妇所言,特别是在夏季,不管是小区的垃圾箱、桶,还是垃圾中转站,或者垃圾运输车,都散发着一阵阵臭味。环卫部门说,这些生活垃圾之所以含水量特别高,原因就在于里面混杂了大量剩饭菜、果皮等餐厨垃圾,也是垃圾异味的主要来源,环卫部门无法清除这些臭味,如果没有这些餐厨垃圾,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要小不少,工作环境也不会如此恶劣。
在朱先生带领下,9月10日,记者来到居住在绿地的楚先生家中。在厨房里,他将一盘剥下的坚硬菱角壳倒入水槽,打开自来水,再按下水槽边一个按钮,在一阵机器轻鸣声中,这些菱角壳都消失了。
楚先生说,在朱先生介绍下,他于去年5月装了一台厨房垃圾处理器,这台安装在厨房水槽下的粉碎机,能将剩饭菜、小块骨头、鱼刺、瓜果皮壳等各种餐厨垃圾打碎,被自来水冲到下水管道中。在未装这种设备前,楚先生经常要把这些餐厨垃圾扔到外面的垃圾桶,一路走一路滴,非常麻烦且污染环境。
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家庭厨房垃圾处理器比较普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这种设备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据记者了解,在江城,使用的家庭不过数百户。
大规模推广还不合适
虽然这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市民已使用了家庭餐厨垃圾处理器,但是否能大规模推广呢?
芜湖市环保局的有关工作人员对此表示,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条款要求或禁止家庭餐厨垃圾处理器的使用,因此居民可以尝试,毕竟这种设备能减少生活垃圾处理环节的数量,对环境有一定保护,但是如果大规模使用,城市基础设施能否满足,还需要探讨。虽然这种设备能减轻环卫工人工作压力,不过环卫部门对此也很谨慎,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对这种设备并不了解,所以不好评判。
记者在网上搜索后发现,这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品牌众多,价格从数百到数千元不等,褒贬不一。有代理商说,价格高的相对来说,电机及关键部件质量要好一点,经久耐用,能把垃圾打磨得更细小,但是一些低价的设备就不一定有保障了,除了噪音大,打磨效果不好,容易导致管道堵塞,电机还易损坏。
尽管楚先生强调他家所选用的设备近两千元,主要部件是进口的,一年多来,从未出现过故障,下水道也没堵过,但是记者从他提供的图片上看,经过处理器打磨,餐厨垃圾还是有米粒般大小。市政管理处有关部门表示,如果是这种处理后的效果,长时间或大规模使用这种处理器,肯定会堵塞下水管道,对城市下水管网是个不小的压力。
记者还了解到,在以赭山路、弋江路、青弋江与长江所包围的主城区内,总体来说居住区还是雨污合流,合流后的生活污水与雨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果大规模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器的话,除了容易导致污水处理厂难以承受外,这片城区的下水道堵塞事件也会急剧上升。
此外,如果大规模使用这种设备,虽然在表面上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少了,但是在主城区外的一些小区,雨水管依然会承接到污水,直接排放到土壤或自然水域中,这对环境的伤害依然存在,甚至会更大。 记者 吴敏 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9月13日上午,由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和芜湖市文明办主办的“中江大讲堂”,在市百花剧场拉开了今年的第七场讲座。本次讲座主题为“遗存·再生——芜湖古城历史...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