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王二姐□ 记者 舒俊 文/摄
晨刊讯 重阳节前夕,市老龄委在全市广泛开展2014年“敬老月”走访慰问和为老志愿服务活动。9月28日下午,市、区两级老龄委负责人上门慰问中心城区的两位百岁老人。
走进屯溪区黎阳镇三门呈村一户老宅,102岁的汪凤英老人起身笑脸相迎。别看老人年事已高,但耳不聋眼不花。从市老龄委负责人手中接过康乃馨,见到这么多人来看她,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汪凤英只生育了一个女儿,女儿又养育了4个儿孙,如今老人已是五世同堂。在老宅墙上,记者看到挂满了家庭成员的照片,从照片中不难看出老人的幸福生活。“平时她都是和我父母亲生活,我们每天没事会来看看她。”老人的外孙女告诉记者,老人虽已102岁,但思维清晰,腿脚利索,平时家里大事小事都要请老人拿主意。“这两天我父亲住院,她在家里还帮着洗碗、烧饭呢。”说到老人长寿的秘诀,外孙女总结说,心态好最重要,加上饮食规律、子孙孝顺,老人生活就无忧无虑了。汪凤英以前是村干,还是老共产党员,所以平时喜欢关心国家大事。天气好的时候,家人会陪她去户外转转。2012年,全家一起去了芜湖,拍了不少照片挂在墙上,邻居都说汪凤英好福气。
随后,一行人又来到华山岭36号100岁的王二姐老人家。王二姐是昱东街道水心亭社区居民,现居住地是她大弟弟的房子。她是安徽无为人,9岁时随父母到屯溪,后从市建工公司退休。“她退休几十年就住过一次医院,连常见的高血压也没有,就是腿不太好,但拄拐杖走路没问题。”老人的大女儿介绍,老人有一子一女,现独自居住,每天子女会上门给她送菜做饭、打扫卫生,陪她聊天散步,“我母亲从小就吃了不少苦,背也是挑担压弯的。我父亲去世早,是她一手把我们姐弟俩拉扯大,所以她生活一直很节俭。”老人看上去虽瘦弱,但很健谈,现在每月退休工资加上高龄补贴有2000多元,身体还不错,每餐都能吃一碗饭,有时候自家包的饺子一次也能吃上十几二十个。当市老龄委领导将慰问金递到老人手中,祝老人健康长寿时,王二姐笑着说:“我现在也没什么心愿了,就希望自己身体好,大家都好!”
新闻推荐
□ 芜湖 张梅在钱红丽的眼里,《诗经》好比一只温润的玉杯,每个人都可以拿起它,斟满自己的酒,浇自己的块垒。面对与我们相隔千年的美好诗篇,钱红丽在书中多次提到,“唯有带着...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