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7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一家民办养老院宿舍发生火灾。截至目前,已经有38人死亡、2人重伤、4人轻伤。这起火灾,已经有12名相关责任人被控制。
火灾发生地点,是康乐老年公寓的“不能自理区”,住在这里的老人无法行动自如,火灾中难以自救,是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但是,人们在救灾现场传回的照片里发现,着火宿舍采用的是铁皮泡沫材料,这样的构造不仅简陋,反而加速了大火的蔓延。虽然火灾起因尚在调查,愤怒的人们依然认为,是火灾,也是人祸。养老院设施简陋、当地政府管理松懈,两边都难辞其咎。
鲁山县民政部门表态,着火区域的建筑易燃,不符合相关规定;通过记者调查也发现,养老院存在审批前营业、擅自扩大自身面积的问题。虽然这是一家民营养老院,民政部门在职能范围内的检查中就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和隐患吗?市县两级民政部门都未作出回应。是不愿意回应,还是不敢回应?这样的关口,谁都怕引火烧身。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民营养老院的背景。法人代表范花枝是当地人,之前在家务农。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做生意,留在家里的老人无人照顾。范花枝抓住了这个契机,办起了养老院。后来的问题暂且不说,这样的“嗅觉”却值得鼓励。老龄化社会的到来、“4+2”式家庭的普遍,养老产业亟需、也会必然“火”起来。范花枝的悲剧,是创业中的糊涂,也是政府管理部门的疏忽大意。
前段时间,芜湖神山口一家民营养老院求助媒体,因为拆迁,他亟需找到一个新地址。记者采访,难之又难。要不租金太贵,养老院无力承担,要不拒绝出租,因为担心老人出现意外,太“晦气”。中国人对于养老院的认知很狭隘,认为只有无家可归、没有子女的老人,才会被“收留”,让自己的父母住进养老院,是天大的不肖。虽然这样的观念有所改变,有关“黑心养老院”的新闻却不断地冲击人们的理解和信任。
就在火灾的第二天,5月26日,杭州正式启动养老机构的等级评定工作,将在9月公布第一批“星级养老机构”。这样的创新,也算是给我们一点启发。养老产业在规范的同时,也要培养出竞争机制。通过政府部门的“局外”评议,促进“局内”水平的提高,“指导”公众的选择,如此手段,不仅考验养老机构的硬件水平,服务质量、人文关怀的考核也被纳入其中,水平不行,将被市场淘汰。
当然,杭州这样的举措,在于自身经济水平的发达,养老机构普遍水平较高。失火养老院地处农村,为留守老人提供服务,政策上不能“削足适履”。但不管如何,政府部门都要做到严格监管。如同这次的火灾,平顶山、鲁山县两级民政部门的尴尬,就是自身失职所造成。
火灾已经发生,我们只能祈祷逝者安息。如此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当地政府必须要给逝者家属、社会公众做出交代。控制哪个、处理哪个都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警醒、在于反思。
新闻推荐
每到汛期,青弋江上都有乔学平的身影,不仅在岸上,更有在水里。他负责水利这一块,曾连续18年潜入青弋江里防汛堵渗漏。乔学平为人低调,是典型的闷头干事型人物,同事和居民都看在...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