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晚,芜湖籍旅德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泉应安徽格调文化传媒和张承宪艺术创作辅导工作室邀请,与芜湖音乐界人士举行音乐交流活动,周泉的启蒙老师鹿珍萍也来到现场,让周泉感受到家乡人给予她的温暖和热情。主办方表示希望促成周泉和家乡音乐界人士认识和交流。当晚,周泉满怀深情先后演唱了经典歌剧《蝙蝠》选段《笑之歌》和《我和我的祖国》,反响热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泉十分高兴地说:“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并能和这么多家乡音乐界人士交流演唱,是我最大的荣幸,我要把最美的歌声带给芜湖的父老乡亲。”
成长之路,评委成人生伯乐
80后的周泉水灵秀气、美丽大方,言谈举止温文尔雅,颇有歌唱家的气质。“自从2008年离开芜湖后,家乡情结一直挥之不去,这里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周泉告诉记者,母亲非常喜爱唱歌,小时候听着母亲的歌长大的,耳濡目染之下,自幼就与歌声结伴。值得庆幸的是,周泉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听着母亲的歌声,这个稚嫩的孩子自幼就爱对着镜子在咿咿呀呀中感受着艺术的魅力。
周泉真正走上音乐之路是小学时期,10岁时,市少年宫对外公开选拔小歌手,名额只有2名,周泉在妈妈的鼓励下参加了那次选拔,鹿珍萍老师正是评委之一,鹿老师发现了这个特别的周泉,周泉也被这位人生中第一个伯乐选中录取了。从此,周泉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周泉参加少儿声乐比赛时又结识了赛事评委张承宪,还演唱了张承宪作词作曲的歌曲《手拉手心连心》,那年周泉13岁。张承宪将这首歌传到了网络上,周泉无意听到当年的录音资料后,激动地给张承宪写邮件,才有了这次回芜的机缘。
高中时期从芜湖前往上海,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前声乐系主任卞敬祖教授。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和天分,周泉2008年7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表演本科,开始了她更广阔的音乐之路。这期间师从著名女高音、华师大客座教授王作欣。在上海读书期间,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大学生声乐比赛铜奖和中国声乐“金钟奖”上海地区选拔赛第三名。
艺术之路,痛并快乐着
2008年9月,周泉踏上了飞往德国汉堡的班机,赴汉堡音乐学校声乐表演专业进修,师从美国著名女高音Jeanette Scovotti。“德国的环境非常安静,刚到德国时,语言不通,没有朋友,一切都很陌生和孤独。”周泉说,多年的海外学艺生涯让她感觉痛并快乐着,但因为对音乐的追求让她不断地坚持着,感到无助时,她会无时无刻提醒自己,自己很棒,一定行。于是,周泉一边求学,一边学习德语,努力克服种种障碍,通过她的不懈努力,仅仅几个月时间,她就能用德语与老师交流,并一步步在德国音乐界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但周泉表示,国外浓厚的音乐氛围和对音乐的态度也给了她强大的吸引力和动力,让她不断地在逆境中证明自己。周泉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要想在国外受到认可和演出机会,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做到比外国人还要强。”2009年周泉以专业满分的成绩考入德国弗莱堡国立音乐学院歌剧表演专业硕士。2011年以专业满分的成绩毕业后直升德国弗莱堡国立音乐学院歌剧表演专业艺术家进修文凭。同时在读书期间先后还参演了德国弗莱堡歌剧院由西班牙著名歌剧导演Calixto Bieito执导的歌剧《音乐剧“大恐怖”》;舒曼的情景歌剧“Der Rose Pilgerfahrt in Endenich”;在歌剧《光荣的凯旋》(Il Trionfo Dell’onore)中饰演Riccardo Albenori一角。2012年,周泉毕业后受聘于斯图加特国立歌剧院。2014她还作为独唱演员和斯图加特爱乐合作在斯图加特音乐厅上演苏格兰作曲家James MacMillan的“Seven Last Words from the Cross”,此次演出也是这部作品在德国的首演。
在德国,周泉不仅在事业上站稳了脚跟,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她的老公也是德国斯图加特人,是一名律师。当记者问到周泉这次回到家乡的感受时,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对记者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有的地方我根本认不出来了,看到这些变化,作为一个芜湖人,我倍感骄傲。呼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真希望能在家乡好好地呆一段时间。妈妈也常常给我讲起芜湖的趣事,使我觉得不管身在哪里,这里才是我的灵魂家园。”
交流会上周泉还与家乡音乐人畅聊在德国学习音乐的感受,交流音乐经与演出心得,场面十分温馨。很快,周泉又将启程德国,继续在探索音乐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让我们祝福这位从芜湖飞出去的青年歌唱家,在歌唱事业与文化传播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本报记者 陈轶敏 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nbs...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