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一中学 李伟康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总体难度不太大,尤其和前两年相比有明显下降。试题的分布很好地做到了由易到难,考生答题应该比较顺手。
试题特点可以概括为:常规、简练和单一。
所谓常规,是指几乎没有偏题、怪题和新情境题。选择题中只有第20题对方法和能力要求较高,其余选择题都很常见,多为陈题或陈题改编题。相比于之前几年动辄两三个新情景题有了大幅减少;两个实验题考查得也很基础,可以说是近年难度最低的一次,基本上考前学生都做得比较熟练了,这也再次体现了安徽省对实验考查的基础而适当灵活的特点;计算题只有最后一题较难,本题应该是改编自1985年第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命题思路沿袭了2014年的风格,即从竞赛试题中挖掘素材改编成高考压轴大题,但难度比2014年压轴题小了很多,试题情境考生比较熟悉。
所谓简练,是指试题的表达言简意赅,而不冗繁难解,没有过分增加考生的阅读量和计算量,占用较多的考试时间。但个别题目若方法选择不恰当,则可能带来较复杂的推导计算。
所谓单一,是指题目涉及的情境单一、问题单一和运动过程单一,综合性不是很强。具体来讲,选择题中第14、15、17、18、20题都只要求针对某个特定的物理量进行分析和判断,给出正确选择,只有第16、19题是问“下列正确的是”,但两题都很方便使用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七个选择题中只有两个涉及到了简单地运动和简单地受力,其余均为静态问题分析,而2014年选择题有五题涉及到了复杂的运动、受力及功能关系,可见今年选择题的难度大大降低了。计算题中,看不到了复杂的运动过程,包括压轴题在内物体的运动都很单一。今年计算题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问题间的台阶不明显,考生基本能顺利地拾级而上,而几乎不需要“撑杆跳”,试题对尖子生的选拔功能不是很强。
考生普遍感到有难度的还是最后两个计算题,究其原因还是在方法的选择、运算的处理以及阅读和建模能力上欠佳。比如,第23题考生容易想到把类斜抛运动沿两个方向分解,但有没有想到把其分割成时间间隔相等的三段更有助于处理数据;第24题题图所示为一般情况,并不符合本题情境,考生需提取出这一信息,进而建立起符合本题的图示并正确寻找到对应的几何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总的说来,这套试题命制是非常成功的,和我们在考前的预期也很接近,完成了安徽新课程改革以来六年自主命题的完美收官!
化学:难度适中 特色鲜明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方
理综化学试题较好地落实了《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难度适中,特色鲜明,有利于抑制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等应试模式。试题坚持对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覆盖面广,几乎涵盖《考试说明》所列出的主要知识点。试题保留了历年高考中区分度较好的大部分题型,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和心理。今年化学试题在重点考查化学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试题呈现方式多样,考查目标清晰,取材广泛,情境新颖。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中求变 推陈出新
考试题目形式基本保持不变,一些常规题、经典题目似曾相识,稳定了学生考试时的紧张心态,今年试题仍沿用去年的思路,将电化学内容在主观题25题中进行考查,这有利于抑制过于呆板的题海战术,能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有利于为高校选择更加优秀的人才。题目稳中又有一些小变化,如热化学反应的考查由去年的25题放到了27题中考查。
二、立足基础 强化能力
考试侧重点还在于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点的掌握运用,同时又提升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选择题看似比较简单,实际上暗含很多的知识点,没有复杂计算,没有让人崩溃的思考过程,但是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犯错,例如第7题的B选项、第8题的D选项、第10题的C选项、第12题的D选项都是易错点,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缜密性要求较高。第26、27题均考查基础知识,相比于往年都要简单直接一些。而第28题实验探究题仍然考查控制变量在探究中的应用,但在考查方式上有所改变,先用对假设一的探究实验操作和结论让学生推测现象,然后再类比于假设一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写出对假设二的探究过程,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易得分。这种试题呈现形式改变的启迪是:教学中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依靠机械训练固化题型、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
三、立足教材 联系实际
今年的高考试卷中鲜明地突出了化学学科的时代性,强调了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同时重视了探究能力的考查。
总之,2015年安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在试卷结构、题型风格、试题难度等方面总体保持了相对稳定,延续了安徽卷以往的风格和特色,但在出题方式上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考法新颖。考查形式上注重能力与应用,灵活性突出,更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融合,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对学科内知识综合性应用能力要求提高,总体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生物:拙中有巧 朴中有奇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毛增辉
2015年理综生物试题题型设计和各模块的分布与去年基本相同,侧重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生解决生物科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降低。笔者认为呈现典型的“拙中有巧,朴中有奇”的特点。整卷试题难易适中,选拔功能较强,兼顾了向“使用全国卷”的平稳过渡。
一、内容及难度
本套试卷重点考查生物的核心知识及相关实验设计能力,六题选择题,命题者将易、中、难比例设为2:3:1,前3个选择题的情境考生非常熟悉,确保了考生情绪的稳定,有利于考查真实水平。同时兼顾考生具体水平,得基础分易,获高分需仔细思量。非选题共为3大题5个小题,涉及呼吸速率的判断和实验设计、生态学、人体生理、孟德尔遗传规律和转基因等多个方面。同样,考生在理解好题干文字和图表的基础上,不难回答一些问题,而有些问题则需要加以认真思考才能正确回答,因此得高分也不易。
二、试题特点
1、夯实基础 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在考查基础知识时稍微关注思维的跨度,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题型设计中多涉及单个模块单个知识点,重点考查考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第1题以“抗体”为载体,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考查直截了当,考生普遍反映容易;29(Ⅱ)中关于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间关系的填空较为基础,虽“拙”但问法很“巧”。
2、情境新颖 注重原创兼顾综合
试题在设计上注重原创性,大多数试题以简单而新颖的题材设置独到的情境,如第5题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考查,由两种群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得出混合后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从而推出混合后亲本的基因频率,再根据哈-温定律得出子代的Aa的基因型频率。题型情境灵活,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迁移能力。
第29(Ⅱ)关于生态学内容的考查,按照课本相应章节顺序,分别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识图考查种间关系中的“竞争”、以生产者为例,分析能量流动过程、群落演替过程中成因分析……题目在内容上兼顾综合性,已不是单纯的就教材中的某一部分内容的连续设问,而是涉及众多的知识点,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3、重视技能 突出知识迁移能力
以主干知识为依托,通过设问考查相关核心基础知识,对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要求。例如,第29题以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的生成速率的变化,以数据图表为载体,考查呼吸速率的基础知识,侧重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考查,培养学生的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方案的完善中,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对实验过程严谨性的考查,但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如:要求“蓝莓果实的成熟度要一致”,但因平时实验表达中多考查动物,多为“生理状态要一致”,而改为植物时,要注意语言的转变;再比如31(Ⅰ)关于短脚纯合致死,笔者在教学时常会问学生,纯合致死,是显性致死,还是隐性致死?第一次回答,同学们大都会答错,说是显性致死。通过启发分析,由一因多效展开,也就是说,一个基因有多个遗传效果,对个腿,短还是长,这个大写的A字,它是显性的,但是对于死不死来说,如果是显性的,有一个A,它就死了,现在有一个A,它还没有死,只有两个A它才死,这说明,它是隐性的。还有30题,神经元细胞a促进细胞c的分泌是什么信号转化为什么信号?我们做过太多突触前膜的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化,但是到这一题,我们竟然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你能想到正确答案是:“是神经调节的电信号,转化为内分泌细胞的活动的激素信号吗”,“激素信号”笔者认为按照目前的高中学生的水平写成“化学信号”也应该是给分的。
4、多种图示 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试题图示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涉及表格(第1题)、流程图(第2、4、31题)、曲线图(第29(Ⅰ)(Ⅱ)题 )、示意图(第3、30题)等多种呈现方式。流程图将繁杂的操作过程直观简要地呈现出来,减少了冗长的文字描述;曲线图考查考生把握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的能力;示意图有利于考查学生对生物学事实的辨识能力。在图表分析及信息提取能力考查时,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试题所呈现给学生的信息有一些是书本上没有、通过死记硬背无法获得的,但通过读图、析图就能得出正确答案。试题中图示的多种呈现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辨识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总的说来,全卷试题的材料简练、要素清晰、表述准确,解答要求指向无误,问题与选项(或答案)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度较高。选择题的正确选项指向明确,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的迷惑性和干扰性适度。试题设计形式多样、覆盖面广,题干背景材料新颖真实,学科特色凸显。考查点虽常见,但考查内容较为灵活,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生解决生物科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一言以蔽之,考点熟悉且便于考生的正常发挥,拙中有巧,朴中有奇,有较高的区分度。
新闻推荐
2015安徽高考试题 芜湖老师来点评数学:文科“平易近人” 理科难度适中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