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刊讯 2月19日,本刊曾报道过的右位心老人捐遗体一事有了新进展。当天凌晨,这位老人不幸离世,他的家人遵照老人遗愿,帮老人遂了埋藏心底50余年的心愿——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用大爱义举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句号。
“你是报道右位心老人捐遗体那件事的记者吗?老人叫孙承志,他是我的姨夫,今天凌晨过世了,你现在能过来一下吗?”19日9时22分,记者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孙老的外甥。去年12月10日,记者曾走进孙老的家,采访他有意向医学院捐献遗体一事。那天,出院不久的孙老精神状态不错,在个把小时的交谈时间里聊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捐赠遗体的原因,谈到自己的出生、工作和家庭成员,甚至还提到早年搬离老街来塘尾路建房一事。
挂断电话,大约20分钟后,记者赶到屯溪区塘尾路孙老家中。已有不少亲戚得知孙老亡讯,前来吊唁,协办后事,一家人沉浸在悲哀中。市红十字会和皖南医学院遗体接收站的工作人员也在孙老家中,正在和老人的家属商量遗体交接事宜。
孙老的家人说,老人去世后,他们遵照老人遗嘱,第一时间找到老人生前填写的捐赠遗体(器官)志愿书,并按照上面的联系电话拨打过去,但没人接听。后经多方联系,该接收站一位俞姓联系人从芜湖赶到屯溪,道歉说,孙老家人联系的联系人不久前已离职,但相关信息未及时变更,也未及时告知相关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工作存在失误。
经反复沟通,双方误会最终得以化解。当天上午晚些时候,孙老的家人和接收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将老人抬上车辆,并随车一路送往芜湖皖南医学院,老人埋藏心底的心愿得以实现。
新闻推荐
□ 芜湖 张梅年末,将书桌上随意叠放的书稍作整理,留下的十几本,竖放在电脑旁,书似青山任排列,文字的青山一直青葱悦目,入山忘归,好的文字是一种长久的吸引,车前子就是其中的一位。...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