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第一次来广州,只是初来时年纪还小,对这座城市的记忆早已模糊而不分明了。于是来之前查了攻略,出现最多的便是广州的饮食文化,可见来广州“吃”排在了很重要的地位。走进一座城市,从味觉开始。
起了个大早只为能够在来广州的第一天体验一次早茶的魅力,地点是百年老店陶陶居。
广州的早茶一般从九点多开始,可是这里八点就排起了长龙。服务员按号叫客,大厅里熙熙攘攘挤满了来自天南地北的食客,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终于有了一个包厢空出,于是我们上到了三楼,人来人往,碗碟声一片,但玄关之后的包间区却有曲径通幽之感。竹枝小庭石椅,空气中仿若有清香浮动。进了包间先要点茶,我们要了两壶铁观音,茶按客位收费而非按壶,所以广州人大多是一壶清茶,几屉小笼,半个上午。而这样的悠闲我们是消受不来的,走马观花是旅游通病,赶快尝鲜才是第一要务。
几屉小蒸笼上桌,湿热的水汽便蒸腾开来,几样久负盛名的广州名吃——广州虾饺皇、水晶蒸虾饺、豉油蒸凤爪、叉烧包、豆豉蒸排骨、荷叶糯米饭、椰香马蹄糕等。分量不多但样样精致,话不多说,开吃!
先说水晶蒸虾饺,这是我在来广州前最期待的一样。曾在芜湖吃过几次,觉得味道不错,那么广州本地最正宗的水晶虾饺又有怎样的不同呢?如果说给广州的虾饺下几个关键词,我想应该是大和薄。大是个头大,这是相对芜湖的袖珍版而言的,大在馅料极丰富,一只虾饺几乎包含了三四个虾仁,一口下去满满鲜嫩的肉质夹着些许汤汁,水晶皮的包裹又可以调和口感,显得极为清爽。薄当然指外皮儿的薄,初蒸出来的虾饺还蒸腾着水汽,饺皮儿显得像水晶一般晶莹剔透。水晶虾饺,大概也名源于此吧。
再说豉油凤爪,粤菜普遍清淡,有一道口味较重的蒸品实在难得,也更符合芜湖人重油辣的口味。凤爪淋上豉油,加几圈小彩椒,几粒花生小火慢蒸,掀开蒸笼一股香味扑鼻,彩椒映着绛红色的凤爪,色彩也好看。凤爪已经蒸得极细软,从第一口到最后一口,口感愈发得升华,令人上瘾。
广式早茶菜式太多就不一一赘述,品早茶除了品菜的口味,更是品一种广州的城市文化和广州人生活的态度。一壶清茶,几屉小笼,雅致之中,方显人生。
五天行在广州,吃在广州,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交流与融合——各地各国美食的交汇,天南地北口味的中和;也感受到这里对美食文化的执着与坚守,不变的清新淡雅,不变的对食材最原始口感的挖掘;更感受到隐藏在广州大街小巷却显露于餐桌盘碟间的广州人的城市性格:对每个细节近乎极致的追求以及那种“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雅趣。
一份悠闲,几抹茶香,人生淡泊过。
指导教师:许纪友
新闻推荐
在工作中遇到麻烦...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