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由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江晚报与马仁奇峰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马仁奇峰教育发展高端论坛”拉开帷幕。来自全市近30所小学的校长与老师们欢聚一堂,共话教育发展,为中小学生打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建言献策(大图)。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聚智献策 共谋进步——让第二课堂成为教育主战场”。什么是第二课堂?如何打造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为教育方面的专家,安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王守恒教授给所有校长和老师们上了一课(小图)。小记者活动为何与第二课堂结缘?小记者为什么受到这么多小学生的青睐?如何才能让小记者活动越办越好?王守恒教授从三个方面对第二课堂的打造进行了透彻的阐述。王教授说,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第二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小记者活动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开放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台上讲得精彩,台下记得认真,生动有趣的授课和精辟入理的观点也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一堂课上下来,不少老师都感觉受益匪浅。
芜湖小记者团成立5年来,已累计吸引培养了2万余名优秀小记者,为热爱新闻、喜欢写作的中小学生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成为芜湖中小学生们一个重要的第二课堂场所。论坛上,校长和老师们在肯定小记者团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为小记者团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很接“地气”的建议。如澛港小学和白马中心学校的老师表示,学校处于城郊接合部,留守孩子比较多,希望能通过小记者团这个平台,加强孩子能力的培养,让小记者和大记者可以零距离的接触。加强记者团与学校之间的融合也是很多老师的共识。北塘小学的老师认为,一方面,学校本身活动就很多,记者团的活动可以与学校主题活动相融合,在学校活动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记者团活动与孩子的学习相融合,让活动与课本知识以及科学方面知识融合,更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凤鸣实验小学的老师则认为,可以通过记者团加强对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培训,吸收家长志愿者加入记者团,还可以将小记者们发表的文章刊印成作品集。
建立更完善的评价体系,让孩子从中收获成就感;以学校德育活动为抓手和平台,均衡有序的开展活动;配备手册,为孩子解答新闻采访实践的问题……一条条建议汇聚在一起,为今后小记者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小记者团也将与更多的学校携手共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小记者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能动性,与小记者团一起成长。
据悉,目前芜湖小记者团已与包括马仁奇峰在内的十多家爱心企业搭建了芜湖小记者“第二课堂实训基地”,为小记者们准备了各种“高大上”的活动。马仁奇峰因“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之旅”重要节点地、省级科普基地、国家级森林公园与地质公园等“名号”以及高校研学、拓展基地而备受青少年喜爱,成为最有影响力与吸引力的“第二课堂”之一。
记者 季鲲 文 涂志勤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9月开学时,13岁的小女孩惠美(化名)本应该走进学校,但是开学报名时间过去后,她还在家门口闲逛,这引起了凤鸣湖社区工作人员的注意。该社区有关负责人韦蓉告诉记者,惠美今年刚刚小学毕业,9月份开...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