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芜湖各书店的教辅和课外读物销量明显上升,特别是古诗词、国学类图书最受欢迎。专家提醒,选购教辅书要听取老师和学生本人的意见,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在精不在多。
教辅书被放在醒目位置
2月17日,在芜湖市徽商城的一家书店,记者看到一派繁忙的景象。一箱箱刚开封的教辅书被合力抬上二楼,再整整齐齐地摊放到书桌上。穿着校服的孩子们一边议论一边翻看挑选,时不时能听到一些吐槽和抱怨。穿插其间的还有家长的各种声音,“请问七年级英语放在哪里?”“某某手册卖光了怎么办呀?这是老师指名要的。”“这本和这本哪个题目更难一些?”……
走在一排排的书架间,原先放在醒目位置的悬疑推理和古风言情已经“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不同尺寸和装帧的教辅书,如《一课三练》、《课堂点睛》、《全国中考试题精选》、《备考速记手册》等等。甚至原先标为“青春文学”的书架也被“征用”了一层,摆上的是《初中数学那些事儿》。
记者发现,这些教辅书大都按照年级和科目分门别类,有题册、素材本,也有试卷。其中一些的封面颇为吸引眼球,写着“学霸”“状元”等词,还有一本写有“家长是永不下课的班主任”。
同时,课外读物也成了学生和家长喜欢的书目。在市新华书店,记者看到有大小顾客正在挑选古诗词图书。“春节的‘中国诗词大会\’后,这些古籍国学类的图书销量有明显上升”,一位店员介绍说,像《古代汉语词典》、《唐诗三百首》、《唐宋词鉴赏辞典》等都成了“爆款”。
还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陆游的《放翁词》等等平时充其量只是“常销”的书,也“火”了一把。记者采访获知,除了受节目的影响外,很多家长认为中小学教育对国学越来越重视,多读诗词,对于提高成绩也有好处。
“小大人”越来越有主见
“《基础训练》我要买的,《国学素材精华本》买第二辑就行了,评价比第一辑好。还有这本就不要买了,里面很多题目和课本后面布置的差不多。”就读于市第十二中学的王同学一脸认真地在和妈妈交流着。
王妈妈笑着对记者说,女儿初二了很懂事。以前她总给孩子买很多教辅书,除了老师要求的,还有群里聊天时其他家长推荐的。结果一买一大堆,孩子根本没时间做,有的书学期结束了还是新的。硬逼孩子做,也觉得没必要。后来和孩子达成一个协议,只要每次考试都能保持水平,买什么教辅书她自己说了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王同学这样有主见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在北塘小学就读五年级的高同学是小学生里极少独自来买书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喜欢看小说,比如《男生贾里》、《哈利波特》系列等,家里都有。而教辅书,目前只买了一本,有需要再买。父母对此基本不干预,只给一些建议。另有一些家长也告诉记者,孩子有主见好,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空间。
小学不要题海战术
一般来说,大多数教辅书是老师指定的。但其中也有一些区别,有的学校规定这就是一项作业,老师要批阅,必须要买。有的只是建议,给孩子和家长一些选择的余地。那么,教辅书到底该怎么买呢,记者就此咨询了江城两位资深班主任。
梅莲路小学的语文老师刘宇表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能够理解,但是小学低年级阶段不建议使用教辅。只要上课40分钟认真听讲,课后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足够了。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薄弱环节,但一定要与教材紧密结合。
刘老师还强调,小学使用题海战术不仅浪费时间,收效也不明显。与之相比,学生更需要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广泛涉猎文学、艺术、军事、科技、政治等多领域的书籍,可以极大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我们现在给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重,每天一个小时的阅读量是绰绰有余的。”
较于小学,高中生的学习状况与方法差异很大。安师大附外的高中物理老师施龙告诉记者,现在的高中教科书内容简单,没有什么例题,与高考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学生都有“上课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的体验,因此必须要通过课外的教辅材料来弥补差距。
施老师建议同学们尽量选择题目多、答案解释详细的教辅,“想找到自己学习的问题所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施老师说。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注意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期在本身的水平上更上一层楼。对于教辅数量的问题,他建议“一本教辅搭配一套试卷就可以了,文理科目穿插训练会更有效率,不易疲劳。” 记者 程茜 实习生 李梦颖
新闻推荐
昨天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最受国人欢迎的“洋节”之一。这一天不管是情侣还是夫妻,都会以各种方式来庆祝,也会为彼此送上一份爱的礼物来传达心意。在这个甜蜜的日子里,芜湖人是如何表达浪漫的呢?记者...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