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关于芜湖虾子面的那些台词吗?——“100克面条,10克虾子,虾子和高汤的相逢,色白、汤清、味浓。虾子小刀面,正是芜湖溽热的苦夏给予当地人的最佳补偿。”眼下已是夏天,正是品尝这一美食最好的时节,一大早太阳已经十分灸热,吃上一碗爽滑的虾子面,胃和心情都服服帖帖。
芜湖虾子面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人的心头好,看上去简单清淡,却奇鲜无比,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要知道,虾子面的制作工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地道的虾子面,好汤、好面、好虾子,三者缺一不可。面汤是由大骨精心熬制的高汤,味浓汤清;面条要用质量上乘的优质面粉压制三次,滑爽绵糯;就连撒在面上的葱花,也必须要用细小的香葱末。
正如纪录片中拍摄的那样,来自长江流域的青虾子,是这一碗面的核心。每一颗虾子都需要人工取出,且制作繁杂。4到6厘米大小的母虾,包裹着上千粒虾子,用竹篓筛出虾卵。1公斤虾只能收集50克虾子,浇上葱姜汁,用黄酒蒸熟,在阳光下晾晒半小时,小火焙干,再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虾子收好。等到吃时,小刀面旺火煮沸,浇上大骨高汤,面条上撒上虾子,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虾子面便大功告成,只待食客细细品尝。
新闻推荐
坚信正能量 危急关头她选择冲上去 专访芜湖市五院儿童康复科护士洪芸芸
洪芸芸在工作中洪芸芸(右)“如果我不冲上去,我觉得小孩可能就会没了,当时真没有想到会不会被讹。”说到一次见义勇为行为,90...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