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丹丹 通讯员 郝珺
市民孙先生计划装修新房,货比三家后最终在某商场的一家店订购了卫浴用品,却没想到商家陷入濒临倒闭的困境,无法交付货物。无奈之下,孙先生只好将商家起诉至法院。日前,此起纠纷在鸠江区法院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得到了成功化解。
2018年9月22日,准备装修新房的原告孙先生在被告商户购买若干卫浴产品。由于新房较大,原告先支付了洁具费用。2019年5月19日,原告又在被告处支付了剩下的货款。此时被告的经营情况已经不容乐观,收入甚至无法支撑店面租金,决定从商场撤场。原告得知后,立即联系被告,被告先交付了部分与合同载明不一致的同类型货物,随后答复说会交付剩余货物,但何时交货、如何交货都无法确定。后来,商家干脆关闭店铺,一走了之逃避问题。
今年3月10日,原告向鸠江区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返还货款差额23800元。案件立案后,找到被告应诉是审理案件的第一步。而被告关了店面,电话又不接听,令送达工作陷入困境。承办法官没有放弃,经过数次使用不同的电话终于与被告取得联系。被告称,自己近年生意屡遭不顺,亏损数百万,如今已生活困难,债务更加无力偿还。
为妥善化解矛盾,法院积极组织调解,承办法官在当事人双方中间积极沟通,数百次的电话沟通、约谈最终使双方心情平复下来。原告从疫情期间人文关怀的角度作出了让步,同意被告分期支付货款差额的方案,被告也同意尽自己最大能力分期偿还应退还的货款。最终,矛盾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达成和解协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承孝安俞冰清)6月10日,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芜湖传媒中心联合开展“致敬抗疫英雄·体彩助力健康”主题...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