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县新闻 > 正文

春联起源于桃符一开始写在上面的并不是汉字古人在辞旧

来源:芜湖日报 2014-01-31 10:34   https://www.yybnet.net/

春联起源于桃符,一开始写在上面的并不是汉字。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祈福灭祸。后来人们为了图省事就直接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这就是最早的桃符,《后汉书·礼仪志》有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蜀未归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蜀梼杌》),通常认为,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清人梁章钜同样这样认为,在其所著《楹联丛话》中自序“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不过,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名联鉴赏辞典》根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中的几幅对联推论出,“我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唐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七绝《元日》写的就是宋时百姓挂桃符的习俗。而到了宋代,因红纸和桃符一样颜色,喜庆又避邪,人们为图方便,便将红纸代替了桃木板,上书吉语献岁,这一习俗由士族推广到普天百姓时,已是明代,而“春联”这个称谓也从那时开始。从那之后,年复一年,贴春联成为人们春节一项重要习俗,保留至今。

春节贴春联在本土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述,民国八年《芜湖县志》有载,“及日,插冬青、柏叶于户,换门神春帖,燃薪于盆,以相暖热,室人团圆,举酒相庆……”旧时,芜湖百姓为迎春节,贴春联、五福、年画,象征吉祥。写春联讲究门第身份,贴年画讲究地方图案。除夕,灶上贴“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夜晚再鸣炮,焚香请灶君入灶,谓之“接灶君”。此习俗建国后逐渐废除。

相对于春节燃放鞭炮、烟花等习俗,过年贴春联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这也使得贴春联习俗在城市中多了一丝现实的存在基础。如今,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楼房,但贴春联的习俗保持依旧,春联是大多数市民必备的年货之一。然而,不同的是,如今贴在门上的大多是机器印刷出来的春联,字体也用电脑字体,显得有些千篇一律、毫无生气。更有一些商户门口贴着的是烫金大字的春联,少了一份翰墨之香。而对联的内容,更是缺乏文采,不少联语有似大白话。记者在长街看到,相对于对联的内容,更多的更在意对联的材质、字体的颜色等外在东西,外表花哨、装帧精美的对联卖得比普通的要好。

也许正是发现了这一现状,近年来,一些官方与民间的有识之士开始倡议手写春联,并藉协会等组织发动书画家、书法爱好者到文化场所、社区手写春联免费赠送市民,获得了市民的认可。1月19日,市文化馆与芜湖诗词学会在市文化馆联合举办了书写春联免费赠市民活动。来自诗词学会的八位书法家现场泼墨挥毫,两个小时内共书写赠送春联1500副。“今年家里贴的对联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现场一位刚刚领到手写春联的刘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

比之手写春联的减少,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一些年轻人不重视年俗、甚至不再贴春联的现象更值得重视。长街一家店主就向记者抱怨,来买春联的一年比一年少。“买几个灯笼挂挂不喜庆、方便多了?”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不贴春联,一位正在选购灯笼的年轻人这样回答。记者了解到,方便、好看、省事是不少人宁愿多花钱选择灯笼、中国结、生肖吉祥物、福字等装饰物的一大原因。“过去,我们说过年,注重的是‘过\’的过程,让大家在过年中找到一份亲情的回归和传递。而如今,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参与性的互动过程被有意无意忽略了,过年演变成了成品年和商业年,少了参与感就少了年滋味。再加之现在楼房大门都是单扇防盗门,邻里之间少有互动,贴了春联也没人看。所以,贴春联也就越来越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习俗。”芜湖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双柱一语道出贴春联习俗逐渐被淡化的原因。“每一时代的进步,就有着某些文化的消长。我个人认为,春联是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联是不会消亡的,只是有所褪色而已。只要我们在传承中推陈出新,大红春联一定还会红红火火起来。”张双柱说。

说到春联,就不得不提芜湖市的文化活动名片——新春联大赛。该活动由市文化委、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市广电总台共同主办,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29届,曾被文化部评为全国知名品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9年继承创新,新春联大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推动楹联活动蓬勃开展作出了贡献,特别在春联渐行渐远的今天,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新闻推荐

中小企业发展亟待破解制约瓶颈

□ 本报记者 向陈宏“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在产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崛起、解决就业和农村劳动...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为百姓做点实事2014-02-26 10:26
评论:(春联起源于桃符一开始写在上面的并不是汉字古人在辞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