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廷藩原名学曾,字宜丞,时称裴大人。祖籍山西省兴县裴家川口。879年(光绪五年)生于神木县大保当乡裴家梁,裴廷藩自幼聪明过人,13岁便高中秀才。后来就读于榆阳书院、京师大学堂。
在京师大学堂期间,裴廷藩结识了不少大师名人,更给他的文学、诗词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毕业后,裴又进入黉门,被分配到陕西宏道中学任教,达3年之久。期间人才倍出,英才连连。掐指可算,裴在校读书20年之久,这是他辑集《退思堂诗稿》大成的原因。“家内无长物,惟藏诗与书”,足见富甲一方的裴家的长物就是诗与书。
《退思堂诗稿》是裴廷藩先生1925年辑集成,诗稿全部用毛笔亲手书写的。稿名由《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而得,意谓事后审察自己的言行。诗稿为上下两卷合订本。前面有“小引”和“自序”,文词干净凝炼,短小精干,用典高妙,集句颇多。上卷有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古体、词、对联。下卷有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古体、白话诗,共计308首。其中有集句46首、拗体2首。可以肯定地说,散佚在北京、开封、武汉等地的诗作还有不少。其手书文字行云流水,让人赏心悦目,不禁叫绝,真是“字字珠玑二王体、句句金石民初史”。诗稿中,格言警句比比皆是,联句妙语处处可见。诗词与字迹珠联璧合,堪称稀世之珍。
1908年,同盟会陕西分会在西安成立。裴廷藩加入同盟会,从此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1912年陕西新政权委任裴为陕北安抚使兼边墙内外团练使。不久就任神木同知。其间同刘培英兴办高家堡第二高等小学,宣传女子放足、男子剪发等新政。尔后,又创办高家堡女子小学,亲授英文。这些举措,为榆神人民铲除封建陋习、建立民主自由思想立下了功勋。1913年当选为众议员,参加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并与北大同学组成10多人的俱乐部,有“立志常为猷怀守”、“不可小知可大受”之句。
袁世凯为搞帝制曾用重贿收买裴廷藩,劝其退出革命党,被他慨然拒绝,写下了不朽的诗句:
天地洪炉造化身,练就铁骨傲红尘。
岂为五斗将腰折,愿作中原第一人。
身为众议员、国会议员的裴廷藩,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的命运和民主救国的方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19年,裴廷藩南下广州,再次会见孙中山,商讨民主建国大计。1926年国会同仁由汉来京,法统重光,有“皇皇国会庆重开,十五年来志未灰”之句。1922年5月12日东三省会议宣布“东北自治”。不久,裴作为奉系特使冒险北上沈阳,同奉系张作霖商谈“恢复法统”(指《中国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事宜。
他自强不息,奔走呼号,反对帝制,倚重法统,希冀以法治国,为民主而战斗,为报国而献身。诗稿中写军阀混战,忧国忧民的诗章有80余首,仅举下面几例:
重重战火为谁开,复国前车印舆埃。
烽火连天何日熄,大江南北有余哀。
1918年,他写下了《哀湘女十章》,凄婉而生动地表现了重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后他又写道:
遍地干戈起,家家唤奈何。战场飞血肉,烽火惨山河。
英雄出乱世,民兵抢掠多。斧柯如有假,拔剑斩鼋鼍。
1925年,诗人写下了五言古体长诗《乱后吟》,描绘了一幅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离乱图。
壮丁散四方,家中剩老妇。幼女在外逃,遇者蒙尘垢。
鹊巢鸠反居,有家不能守。既掠又要焚,室中一无有。
三两疮痍民,幸脱虎狼口。啼饥且号寒,忍痛服南亩。
谁知祸双临,官兵随其后。匪患为暂时,兵灾反长久。
更有残忍者,催科仍照旧。搜刮毫无遗,鞭扑及童叟…
《乱后吟》诗妙书美,是民国初年历史的真实写照,真可谓“历史长河浪花,书法艺苑瑰宝。”
戎马一生,风尘仆仆的裴廷藩,虽是个政治风云人物,但他几乎每到一地都有妙笔题留,例如到镇北台、杏花滩、沈阳城、山海关都有诗作。尤其在京、汴、粤、沪诗作更多,不胜枚举。还有一些艳词丽语,亦是藉以消愁;春怨、闺思并非专为戏游,爰将隐衷。
诗稿中前后有两首《归隐歌》,还有不少诗词写了他的愁肠、厌世的心理。他图高官未能,欲归隐而不得,心里十分矛盾,心态极其复杂。“用时方恨读书少,愁来反嫌识字多”便是他的内心表白。
裴廷藩少年得志,学业腾达。但“误入武官场”后,每每失意。加之一女早逝,二男夭折,不能不对他有沉重的打击。仅有第四子念祖在解放前任过太原市公安局局长,但这是后来的事。尽管失意、愁肠,但他胸襟高超,自强不息,无愧于一名民主斗士。他游历各地,交游广泛。生平往来的人大致可分三种。第一种是他的上司,例如他积极追随孙中山,希冀法统重光,以法治国,每次国会,他们都有感触。他曾拥护直系军阀曹锟,一般流传,裴参与曹的贿选。但裴有“何时雪得从前耻“之句,并批有“甲子(应为癸亥)大选,因鄙人与直系有关,故外人加以贿选之名。”裴否认参与贿选。他积极追求民主,谋图以法治国,但手无军权,时刻受军阀的制约。他投靠军阀吴佩孚,关系密切,1925年在宴会上作诗唱和,但并未封给他较大的官职,1926年才任命他为绥远清乡总司令,驻防绥西。第二种是他的朋友。和他最密切、相契最深的有王雪樵、张季鸾、杜斌丞、李仪祉、雷大同、朱述斋、吴敬之等。他们往来多多,互相酬唱,当然思想观点趋于一致。第三种则是他所思、所愁、所忧、所伤的劳苦大众和他的部下。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的性格无不与上述种种有关。
在“军阀蛮横争势力”、“乡关戎马乱纷纷”的战乱年代,由于与当时榆林的军阀头目井岳秀政见不合,被其暗中杀害,年仅47岁。在裴廷藩短暂的一生当中,他留下了为民主革命奋斗的光辉足迹,留下了收藏有308首诗的《退思堂诗稿》。
《退思堂诗稿》历传民国和“文革”非常时期,渡尽劫波,鼠啮致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困难等原因,不得成书。天开新元,岁逢盛世,得到高质一、杨文岩、刘文升等同志的热忱相助,得到神木县政府、文体事业局和档案局的指导和资助,从档案局提出武绍文、康公庵先生抄录裴诗和入档的有关资料,笔者利用二年时间,辛辛苦苦,曲曲折折,整理编注成书,终于付梓面世。
裴廷藩和他的《退思堂诗稿》
高亮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晶通讯员马慧慧报道11月14日早上9时30分左右,榆林榆阳机场的机坪上响彻着轰隆隆的发动机声,8架飞机同时停靠,3个廊桥、两部客梯车、3个远机位、1个0号机位和滑行道“全体出动”,榆林榆阳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