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原登荣
10月16日, 西安曲江一幼儿园老师被曝虐待儿童, 此后全国各地数个虐童案相继曝出, 引起社会关注。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孩子就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那么,当孩子在遭遇“虎爸虎妈"虐待时应该怎么办?专家认为,应该健全法律关于儿童保护的条款,建立强制报告制度。
4龄童尿裤被打住院
西安儿童虐待防治中心,这个成立于2006年的公益组织每年都会救治200多名受到虐待的未成年人。焦富勇,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也是西安儿童虐待防治中心创始人,因为工作的缘故,他看到了太多父母对儿童的虐待, 却更加坚定了自己做好防虐待工作的决心。
在每年众多的案例中,2013年12月的一件继母毒打4岁男童的案子他至今历历在目。
2011年,西安男孩小华(化名)父母离了婚, 小华被判给了爸爸秦刚(化名)抚养,一年后小华爸爸认识了“继母"丽芳(化名),没多久两人就生活到了一起,可是一直没有办理结婚手续。
2013年9月,小华开始在东郊某幼儿园上学, 同年12月的一天,秦刚回家后看到4岁的儿子倒在血泊中,身上有多处淤青,而和他同居的“妻子"却不见了踪影。他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 把受到重伤的孩子拉到了附近的医院抢救。
据小华的主治大夫介绍, 孩子送来医院时已经体无完肤, 在场的几个女护士都哭了,当时孩子已严重昏迷,身上多处外伤。经检查小华的肝脏、肠等器官一定程度破裂,随时有生命危险, 最终在抢救了十几个小时后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据办理此案的民警透漏, 当天丽芳去幼儿园接小华回家, 发现小华尿了裤子, 回到家丽芳便对小华进行毒打。当孩子晕倒后,心理极度恐惧的丽芳便离开了家,并拨通了秦刚的电话, 声称小华在家里出了事,并让其赶快回家。 最终,丽芳以故意伤害罪被逮捕。
单亲儿童更易受虐待
据《中国儿童非意外伤害案例汇编与分析》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近几年媒体、 网络报道的125个案例中,单亲家庭儿童占53%;女童受到虐待的比例大于男童;年龄大多集中在3至8岁。
暴力与虐待在单亲家庭中时常发生,虎毒不食子,这句俗语一次又一次遭受到“虎妈虎妈们"的无情挑战。“从心理上来讲,人是情感动物,单亲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小孩,由于父亲或母亲一个人带小孩比较艰辛,情绪上容易产生波动,这时候小孩就充当了他们的‘撒气桶’,从而由于孩子的一点小过错而打骂,甚至虐待。"陕西省心理协会刘瑶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刘瑶称,不仅仅是单亲家庭,现今在一些正常家庭中也会有虐待的发生。 现在的年轻人不经常带小孩, 和小孩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也没有培养起亲密感和依赖感,情感缺失比较严重,当小孩犯错时,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从而导致虐待的发生。
西安市妇联权益部部长朱聿霞认为,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不健全的家庭,孩子的成长环境就会不正常,尤其是父母再婚后,出现打骂孩子的几率会更高。有些父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通过打骂小孩宣泄出来,虽然事后可能会后悔,却给小孩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从而导致孩子逃学、任性等不良行为形成。
法律不健全虐童难遏制
近年来, 类似像小华这样被亲人虐待的案件屡见报端, 更有甚者竟然把小孩虐待致死。于是,打骂这种传统教育方式,逐渐恶化演变为部分父母借孩子撒气的方式。
事实上,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法律都明确禁止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虐待儿童的行为,并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如果有虐待行为,可以剥夺其监护权,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那么在不缺少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的情况下, 虐童事件又为何频频发生呢?
陕西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江涛表示, 这么多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却没有一部有成熟的操作性,对什么是虐待儿童的定性并不清晰, 让很多人分不清怎样的行为才属于虐待。
王江涛说:“在学校或幼儿园,老师如果虐待了孩子, 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但当父母在这时充当虐待的主体时,孩子的权益就容易被忽视掉。"
焦富勇称,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父母双亡或遗弃儿才有被儿童福利院收养的权利。
建议建立强制报告制度
王江涛认为,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建立“强制报告"制度,规定老师、亲属、邻居、社会公职人员都可作为报告的主体, 看到家长或其他人有虐待未成年人的行为,必须上报公安机关, 对一些不报告者根据事件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追究相关民事责任,造成重大后果可追究刑事责任。
“就西安来说,没有一家真正意义的儿童受侵害投诉机构,当孩子受虐待或其他权益受侵害时,往往是投诉无门, 从而导致对他们的侵害进一步加深。"焦富勇建议,政府应该创立一个集投诉、调解、收治为一体的儿童保护机构, 并把该机构纳入民政救助范畴, 尽可能多的照顾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朱聿霞说:“学校应在教材里加入未成年人预防侵害这门课,以达到防范的目的。"
刘瑶则认为, 来自父母的伤害会造成孩子一辈子的心理阴影,首先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 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 简单粗暴的方式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发觉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从内心认识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高琦5月初,央行印发《关于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从2015年开始,全国银行将停止发行磁条卡,逐步更换为安全指数更高的芯片卡。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西安市的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