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恒(西安市文景中学初二)
渭水,即渭河,是黄河支流之一,又有诸条河流汇入。翻开中国地图,在黄河“几”字弯最后一个大转弯处——风陵渡,渭水便在此地与黄河交融。从这儿一路往西,直到甘肃渭源县,这长长的渭水才到源头。这广大的区域还是内陆很重要的一个平原,地理上叫渭河平原。
我的家离渭水不远。
小时,家里有大片的桃林,每到丰收的季节,父辈们都会带我们下地去玩。爷爷就常说:“这么大的桃儿,只有渭河的水才浇得出呀!”那时我不知道什么是渭河,只知道只要沿着田北农渠一直往北走,一定会被一条大河挡住。但小小的我还没来得及走到渭水边,我们那桃林和农渠就因为修高铁被占去了。从此,十里桃花、万亩桃林就成了我久远的记忆。
再大些,父亲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起中国历史,从渭水源头周人的崛起,到秦汉雄风时渭水畔的宫殿,又跨出潼关,奔向中原大地。于是,在我童年的朦胧记忆中,渭水就是中国的历史长河,一部长长的史书仿佛全是蘸着这渭水写就的。
这些年来,我与渭水更亲近了。
渭河南岸,一脉绿意好像一夜间就铺展延绵开来,那是渭水岸景观绿化带。银杏、杨树、紫荆、女贞……不同树种错落有致,几年间已长大不少,绿荫日渐浓郁;岸边还保留着不少农田,种植着莲菜、红薯、紫薯、向日葵、西瓜……总之,一派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味,吸引了都市居民和附近村人闲暇时前来休憩游玩。机场高速左边是个人工湖——西安湖。湖边,有万亩莲花池、百亩玫瑰园,景色甚佳。万物生机勃勃,都赖渭水浇灌。我的父亲为渭河景观带的建设出力不少,这让我无比自豪!
有一次,我去登骊山。那天细雨蒙蒙,站在烽火台上远眺,渭河银白色的水带若有若无。我很是喜悦,如与老友重逢。
渭河边的山脉、湿地、平原我都看过了,“泾渭分明”却还未见,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渭水岸边有我的家,有我的根,我与渭水的情缘是不解的,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河水日夜奔流不息,它告诉我:你脚下的土地是渭河平原,是关中大地,是拥有十三朝人文历史底蕴的古都,是有灵气的。
(指导教师 刘鲜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职茵实习生吕静)前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在京正式落幕,来自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个合唱团共11000余名合唱爱好者参加了合唱活动。来自西安的爱乐合唱团唱着中国古典诗词《春江...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