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凌笪乡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资金扶持等形式,吸引了60多位农民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已有37家农业合作社、12家服装加工厂落户凌笪,年产值达6500万元,带动12200户农民共同致富。日前,笔者走访了两位返乡创业人员,见证了他们创业路上的成功与喜悦。
在郎溪县稻草帽生态畜禽养殖场,养殖场负责人吴忠正把一筐筐新鲜的鸡蛋搬上自己的小货车。“我得赶早把鸡蛋送到超市去,昨晚来几个电话催着要货了。”吴忠告诉笔者。在他的身后,一字排开的是八十间鸡舍,鸡舍内现代化的鸡笼里一只只羽毛光鲜的蛋鸡“咯咯”地唱着歌,不时会有一只只鸡蛋滚到鸡笼下。“这里是一万只蛋鸡,那边山坡上散养的一万只土鸡在年前被抢购一空。”吴忠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小山坡说。
吴忠2007年大学毕业后在浙江找到了一份年薪10万元的工作。两年后,吴忠毅然辞去工作回乡办起了养鸡场。
2009年8月吴忠承包了村里的六十亩荒山,在荒山上建起了鸡舍,创办了“郎溪县稻草帽生态畜禽养殖场”,专门饲养土鸡和蛋鸡。“建厂初期,县财政局给我送来了6万元扶贫款、10万元引进新品种补助款,有了这笔资金,加上我打工的积蓄,我的养鸡场顺利地办起来了。”谈及当初创业得到的扶持,吴忠充满了感激。依靠专业特长和在温氏学到的技术,当年,吴忠饲养的1万只草鸡为他掘到了第一桶金。成功后的吴忠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在县城设立了土鸡专营店,与县内各大商场签订鸡蛋供销合同,走上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如今,养殖场年出栏量10万羽,年收入达40万元。“回乡创业,最终是想让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
“今年我想扩大养殖规模,蛋鸡再增加2万只。还准备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把半成品鸡无偿送给农户散养,再按市场价回收。将来,我还想对禽、蛋进行深加工。”谈及企业的发展,吴忠充满了信心。
在郎溪县华瑞服装加工厂,笔者看到宽敞明亮的厂房内,五十台电脑平车在飞速地旋转着,六十余名工人有的弯腰裁剪,有的低头缝纫。挂在墙壁的音箱里播放着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厂长肖涛正在手把手教一个不太熟练的女工缝纫服装。
刚刚新婚不久的肖涛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常州打工,从事服装裁剪工作。2010年1月回到家乡办起了服装加工厂。“在外面打工学到了技术,就想回来办厂,一是离父母近些,二是解决了当地妇女的就业,那些留守儿童和老人都需要人照顾。”肖涛对笔者谈起了当初回乡办厂的初衷。
肖涛在参加完县、乡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后,服装厂开始了边生产边招工,工人从最初的12人发展到后来的56人,当年盈利20万元。“回到家乡创业,有政府的鼓励和扶持,我会一直做下去。”肖涛说。“去年下半年服装加工市场回暖,今年我想把规模扩大一点,增加五十台电脑平车,目前还差一点资金,我准备近期去申请办理1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早点把设备安装起来,早点投产。”
新闻推荐
郎溪云舞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笔者最后一次看云舞,地点在石佛山脚下的广场上。时间是2007年9月10日上午。当日是石佛山庙会日。跳云舞的演员都是姚村乡的中小学生。编导艺人有姚良友、莫...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