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刚刚照耀大地,郎溪县凌笪乡钱晨家庭农场的钱庆国就忙活开了。他扛起菜籽饼,走进茶园给茶树施肥,放眼望去,茶园下的田野油菜葱绿、麦苗青青,一片生机盎然。
“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了农民更多权利,让我吃了定心丸。我最近新建了一座白茶加工厂房,准备大干一场。”钱庆国丢下手中的活,带领笔者参观他的新厂房。只见一栋近千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工人们正趁着晴好天气粉刷墙壁。钱庆国2005年就流转了村里的365亩土地,注册了钱晨家庭农场,开辟茶园、果园、花园、粮园等八个园区,形成了一场八园的生态景观。农场主要生产加工白茶,年收益在70万元左右。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钱晨家庭农场作为全国家庭农场的典范,与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连线直播。“现在我的农场准备走农旅结合的路子。我把女儿送到大学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将来好接管我的农场。我要让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谈及新愿景,钱庆国信心满满。
“郎溪家庭农场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后,凌笪乡的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全乡65个家庭农场,涵盖粮油种植、禽畜养殖、林果种植等各个领域。”随行的凌笪乡党委书记何钟云告诉笔者,“全会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这无疑是给所有的家庭农场注入了新的动力。有了政策支撑,原先一些有流转土地意愿但在观望的人加快了行动步伐,农场主们更有信心了。”
时下,凌笪乡的一些有胆识、有经验的农民正奔波在各个村庄,忙着流转土地,成立家庭农场。作为基层政府部门,需要转变观念,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职能作用,引导帮助家庭农场做好规划、树立品牌意识;同时,协调好国土、金融等部门的关系,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需要更多新型农民。我乡家庭农场发展势头良好,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为农场主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农民更快更好地享受改革红利。”凌笪乡乡长张治国告诉笔者。
新闻推荐
郎溪讯 “现在这塘修好了,我家4亩多田再也不愁没水啦。”郎溪县新发镇北山村大同村民组村民甘来财说这话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