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公司没有给员工办理工伤保险,工人因工受伤后,公司就得自掏腰包支付工人的工伤保险待遇。近日,宣城市宣州区法院依法判决原告某玻璃公司支付被告黄某各项工伤保险待遇7万余元。
2010年6月20日,黄某到某玻璃企业工作。 2010年7月28日,黄某在工作中受伤,送医治疗诊断为右前臂及手背部切割伤(右指总伸肌腱断裂,右中、环、小指伸肌腱断裂)。黄某住院期间,某玻璃公司支付了医药费。 2010年8月23日,黄某出院并在附近卫生院继续治疗。
2010年12月20日,宣城市人社局认定黄某为工伤。 2011年5月19日,宣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黄某劳动功能障碍鉴定为八级,确认停工留薪期为八个月。 2011年7月22日,黄某所在企业申请重新鉴定,经鉴定黄某劳动功能障碍等级为九级。2011年3月28日,停工留薪期满后,黄某未到该公司工作,公司也未书面通知黄某上班。经黄某申请,2012年1月10日,宣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确认黄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2011年3月28日解除;公司支付黄某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鉴定费、交通费、住院期间护理费、检查治疗费等合计72672元。
法院审理认为,玻璃公司应当依法为黄某缴纳工伤保险费,黄某依法应当享受的工伤待遇由某玻璃公司支付。经核算,法院判决原告某玻璃公司支付被告黄某工伤保险待遇总计71453元;原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自2011年3月28日终止。
该案宣判后,该玻璃公司不服上诉,被宣城中院驳回。
(王晓红 杨惠红)
新闻推荐
宣城皖南行发放易贷卡相助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