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鞋帽投诉量居首位
■本报记者 张玉荣
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3·15”即将到来,消费者权益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2月28日,记者从市消协了解到,全市消协系统去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02件,接待来信来访、信息咨询12000人次,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00余万元。
去年一年,服装、鞋帽出问题最多。据市消协统计,去年全市共受理此类投诉239件,占到总受理量的两成以上。该类投诉主要是反映质量问题,如服装购买后短期内出现起球、开线现象,洗涤后掉色、缩水,鞋子掉浆、起皮、断裂等。此外,还有不少消费者反映经营者以打折、处理的名义,销售不合格商品。家用电子电器与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投诉量也一直居高不下。去年,此类受理量仅次于服装鞋帽类,以175件占据第二名。
有趣的是,这两类投诉受理量虽然较高,但处理却较为容易。据市消协负责人张顺理介绍,由于这两类投诉涉及金额相对较少,且主要发生在一些服务意识较高的大商场,所以,经消协干预,基本上都能得到较好解决。
较难处理的是房地产和汽车方面的投诉,主要因为这两类问题通常涉及金额较大,且问题较为复杂,很难说清。
此外,去年宣城市受理的消费者投诉类别还包括:日用商品类、食品类、生活及社会服务类、首饰及文体用品类、电信服务类、房屋维修及物业服务、公共设施服务、体育服务等。
针对去年投诉情况,市消协总结认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懂得在消费前就了解注意事项,以规避消费陷阱。同时,市消协也再次提醒消费者,购买物品或服务时,一定记得索取发票,一旦出现问题时及时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不好要及时向消协投诉。
新闻推荐
今天中午,我和往常一样兴冲冲地回到了家,进门看到一位气质不凡的老人坐在沙发上。爸爸立即介绍,说:“这是你的表伯,是省书法协会会员,水东镇书法协会秘书长。硬笔和软笔写得都...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