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乾隆赞文房四宝

来源:皖南晨刊 2014-08-21 17:46   https://www.yybnet.net/

清乾隆皇帝,名叫弘历,相传乾隆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陈世倌之子。但弘历聪慧,深得康熙、雍正二帝的喜爱,最后竟成为一代君王。陈丞相怕雍正下毒手,杀人灭口,即到江南云谷寺削发为僧,取名禅觉。后来因为乳母多嘴让乾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便下江南寻父。

乾隆皇帝来到扬州,是当时两淮盐运使鲍漱芳接驾。鲍漱芳(约1763~1807)字惜分,歙县棠樾村人。乾隆得知他是徽州人,让他陪自己寻父。乾隆也把自己打扮成客商和鲍漱芳同往徽州。鲍漱芳幼随父在扬州经营盐业,聚资百万,颇富声誉。清嘉庆八年(1803),川楚陕三省乱平,鲍漱芳集众商输饷有功,被任为盐运使。鲍漱芳精明伶俐,他完全知道乾隆的心事。乾隆6岁能吟诗,善书法,通绘画,对文房四宝情由独钟。不过鲍漱芳不急于亮出乾隆的喜好,他先把乾隆领进自己的家乡歙县棠樾村。

棠樾村有棠樾牌坊群,这是古徽州人伦理道德、宗法思想的表现;“棠”指棠梨树,“樾”为两树交荫之下,“棠樾”意为棠荫之处,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自宋元以来已经绵延了八百余年。鲍漱芳于乡里亦多施善行,兴里社,筑水坝,置义学,修道路,周济贫困、婚葬,并遗命其子鲍均捐修府学,重建忠义祠。到了歙县棠樾村,乾隆看到了“乐善好施”牌坊,这是嘉庆皇帝为旌表鲍氏父子而立的。清乾隆又看到“慈孝里”石坊,他为棠樾的鲍氏祠堂亲笔书写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以此作为对棠樾鲍氏慈孝忠节的褒奖。为了答谢皇上的厚爱,这时鲍漱芳立即拿出早已准备好十件“澄心堂纸”、数十包“徽墨”,一百枝毛笔与“九龙戏珠砚”一方,赠送给乾隆。

皇上见此,满心喜悦,他把鲍漱芳献给他的文房四宝看了又看。当乾隆见到“九龙戏珠砚”上九条龙,栩栩栩如生,五色云气缭绕,白云宛转浮游,好像是自己的化身,他兴致勃勃地提笔写了“国宝”二字。随后他又看那徽墨,只见那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他又旋即写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八个大字。再看那宣纸,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乾隆又挥毫写下“肌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十三个大字。最后看看笔,选料严格、精工细作,刚柔得中,尖圆齐健。他突然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江商石上有老兔,吃刘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的诗句,挥笔题上“千毛选一毫”五个大字。

写完以后,乾隆亲自把赞颂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幅字给了鲍漱芳,鲍漱芳惊喜若狂,磕头谢恩。由于乾隆亲自对文房四宝的赞颂,从此,文房四宝更加出了名。游过棠樾,乾隆皇帝又去寻父去了。

新闻推荐

学以致用 三小四(8)班 侯天航

通过讲解,我知道了宣城日报社这一路走来的“发展史”:她最早的名字叫《宣州报》,1989年后改名为《皖东南报》,不久又改名为《皖东南日报》,最后才定名为《宣城日报》。今年正好是她创刊三十周年呢。一...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乾隆赞文房四宝)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