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初秋的陕北高原,凉风习习,记者追逐着浓郁的果香,看到了一座座被油松、刺槐和各种果树等覆盖得严严实实的“花果山”,见证了农民们种树植绿尝到甜头后的喜悦。
与35年前三北防护林建设启动前相比,今日陕北,一座座原本黄土裸露的土山,如今就像盖上了一床床连绵不绝、暖和厚实的“绿被子”;而那一片片果园,如同一条条缠绕在陕北高原上的红色腰带。三北防护林建设及退耕还林、治沙造林等工作的开展,在建设生态屏障的同时,陕北农民也从“绿飘带”里获得了实惠,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过去是广种薄收不打粮,祖祖辈辈受恓惶。一
下大雨,山沟沟里、峁梁梁上冲下的泥水让大家担惊受怕。”延安市宝塔区枣园镇庙沟村65岁的农民高志胜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种粮填不饱肚子,还把青山变成了秃山。
从1994年开始,高志胜在村里率先承包了13亩“四荒地”,种植山地苹果。后来,尝到甜头的他又承包了100亩荒山荒坡。(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家住河庄坪镇刘新庄村的曹海英家里有7孔石窑洞,这在刘新庄村算是相当不错的宅院。可是就在今年7月份的强降雨中,7孔窑洞因山体滑坡全部成了危窑,现在一家6口人不得不住在政府提供的安置帐篷里。9月6...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