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小军白清洲实习生郝婷
本特刊上期发表《榆林市双语标识英文错误严重》一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市民通过电话或网络对这种损坏榆林市形象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希望有关部门或单位有错必纠,推动榆林市双语标识的规范化。
截至本文发稿前,榆林城区的英文错误标识仍随处
可见。11月19日,本报记者在榆林电信营业厅内看到,“综合营业区——客户挽留”被译成“顾客拘留、扣押”;而在榆林二院,“放射科”被译成“释放科”。市农行及喜洋洋超市等处的错误也依旧在闹“笑话”。
榆林二院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
因为重新做花费很大,所以他们还没有决定是否要更换那些错误的标识牌。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双语标识英文错误,主要是一些人翻译能力差和轻信“在线翻译”所致。“‘在线翻译\’不仅存在语法错误,而且因为没有顾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往往容易闹出很多笑话。”榆林学院教授薛笑丛说。
“双语标识英语错误既给市民带来了麻烦,又影响了榆林的城市形象。希望相关部门能采取措施,彻底杜绝这一现象继续发生。”薛笑丛强调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严继文报道12月2日,《新西部》榆林记者站成立。市政协主席刘汉利,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远刚为记者站成立揭牌。《新西部》杂志是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于2000年6月创办的国内首份以西部大开...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