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五版)数十家网站(店)等。农业部门主要抓基地建设。区财政办每年为富硒产品预算专项经费1000万元等。
二、几点启示
1、品牌建设要下力。重庆江津2012年来安康学习富硒产业后才着力打造区域品牌,4年多时间,““富硒江津 长寿之乡”区域品牌已做到“在重庆基本家喻户晓,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同时,“江津硒茗”、“江津硒针”两个江津富硒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也取得成效。笔者考察认为,此得益于江津“有品牌设计规划,有品牌推广措施,有品牌宣传专项经费”。安康2009年注册了“中国硒谷”中文域名,开通了“中国硒谷”网站,可视为区域品牌建设号角正式吹响,通过这些年尤其是近几年的精心培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没有“中国硒谷”区域品牌建设规划、品牌建设宣传费用也捉就捉襟见肘,至今“中国硒谷”还没成为安康正式外宣口号、“中国硒谷”宣传广告还很稀少、安康还没有类似湖北恩施、四川万源的“中国硒谷大道”,安康“中国硒谷”区域品牌“在陕西基本家喻户晓,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还有很大差距。安康“中国硒谷”区域品牌建设亟待下大力加强。
2、企业培育是核心。江津培育了“江津硒茗”、“江津硒针”两个富硒农产品公共品牌以及37个富硒农产品特色品牌,催生了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硒花椒等“江津富硒八宝”。笔者考察认为,此得益于江津各级各部门多年来不遗余力的“企业培育”。有龙头企业了,政府的公益事项也好做了。笔者这次考察学习了重庆寿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企业承办了“江津富硒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江津富硒农产品展销中心”以及“江津富硒企业众创孵化器中心”,已成为江津富硒产业的示范引领。安康富硒生产加工营销企业,通过近些年悉心培育也有较快发展,但企业弱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弱差等问题还没有彻底改观,目前安康富硒矿泉水产业亟需大企业做强、富硒茶产业亟需大龙头做靓、富硒魔芋产业亟需高科技产品引领、富硒粮油畜产禽产业亟需深加工企业带动、富硒果品水产等特色产业亟需优质产品打响。企业培育应成为安康富硒产业发展“重中之重”。
3、齐抓共建最关键。“江津的部门联动,带来了江津富硒产业的繁荣”,这是笔者考察江津后说的最多的话。没有组织部门的保障,可能没有江津富硒产业的““一盘棋”思想;没有宣传部门的统筹策划,可能没有“富硒江津 长寿之乡”目前的品牌效应;没有商务部门的大力配合,可能没有“江津富硒八宝”;没有农业部门的务实推进,可能没有江津那么多标准化富硒农产品基地;没有区财政每年1000万元专款,可能江津富硒产业有些事也难以落地。部门联动、齐抓共建,是政府工作的务实创新,也是产业发展自身规律要求。安康推进富硒产业发展,也是采取“部门联动、齐抓共建”工作方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考核机制,收到了应有效果。但相较重庆江津、相较产业发展需求,联动的还不够,共建的还不够。还应采取切实措施,把安康生态富产业“部门联动、齐抓共建”机制落到实处。
(作者系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新闻推荐
通讯员唐纪创国内富硒顶尖专家、国际硒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苏州硒谷科技公司董事长尹雪斌博士,龙舟节期间做客安康,并与部分安康富硒企业进行了沙龙座谈。交流中,尹雪斌谈到了传统农业...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