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青川)庐阳区是合肥市的中心区,也是全省最繁华的城区,外地来肥务工者有8万多人居住在该区。为管理好这些流动人口,庐阳区综治部门探索开创均等化服务的新理念,增强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外来务工的“新合肥人”营造乐居的和谐环境。
据了解,庐阳区登记居住的流动人口有85000多人,如何做好这些“新合肥人”的服务管理工作,该区综治部门可是动了一番脑筋。 5月20日,记者随省综治采访团来到庐阳区时,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煜介绍,该区实行的是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体系,各街道各有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益民街道的“城市生活E站”和亳州路街道的“四点半”学校。
在益民街道迴龙桥社区记者看到,这里有家庭生活指导室、学龄前儿童爱心活动室、网络阅览室、中小学生校外学习室等,共同组成“城市生活E站”,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计生、上网、电脑知识培训等服务,使流动人口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据了解,这样高标准建设的“城市生活E站”全省还是首家,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十分喜爱这个地方。来自桐城的“新合肥人”唐德贵告诉记者:“我希望我的孩子放学后能有个地方上网查阅资料,而不是非得到网吧不可,这里的城市生活E站非常好,既方便孩子的学习,又让我们家长放心。”
亳州路街道的创办“四点半”学校也为流动人口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服务。在流动人口家庭里,很多父母因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这些孩子们每天下午放学后就挂着钥匙满街跑,或在网吧、游戏室玩游戏,在4点半到6点这段90分钟的“真空”时间里,小学生因此而失去了“监管”,家长对孩子的安全很是担心。
为了解决流动人口家长的后顾之忧,在区综治部门的指导下,亳州路街道开办了“四点半”学校,征集安农大的大学生当志愿者,免费接纳放学的小学生。在“四点半”学校里,社居委主任是校长,社区民警当起安全保卫主任,退休老教师也来加强教学力量。学校和家长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和义务,家长十分满意。 5月20日,记者在“四点半”学校看到,孩子们在大学生志愿者的看护下安静地做作业,遇到不懂的题目,大学生志愿者也尽心辅导,氛围相当融洽。
“无论是‘城市生活E站’还是\‘四点半’学校,倡导的都是流动人口和本地市民享受相同的待遇”,合肥市综治办副主任丁源军说,综治部门采取这种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的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新合肥人”乐居庐阳区,创造和谐平安的社区生活。
新闻推荐
展阅合肥汽车客运总站文化卷轴 解读篇“四种文化”展示魅力安徽 “三家关怀”打造幸福企业
位于合肥火车站对面的合肥汽车客运总站,开业于2005年1月,地处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地,是交通的枢纽,也是城市的脸面。如何做到身处闹市而心系宁静,让南来北往的过客,在步履匆匆中,得到间歇的...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