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始终以持续发挥民生工程效益为主要目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民生工程实施的根本标准,做到民生工程“建管并重”。目前,颍上县建成已投入使用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7处,解决50.6万农村居民和4.35万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累计投资达25508万元。为充分发挥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使用效益,该县制定完善了管护措施,落实管养责任,落实管养经费,成立管养机构。目前运行良好,成效显著,群众满意。
一是成立专管机构。为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避免“重建轻管”的现象。2010年颍上县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心”做到人、财、物、编制一应俱全。
二是加强水质监测。为保证农饮工程水质安全,县农饮管理中心每年委托县卫生部门,对已建水厂的卫生、水质进行督查,重点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常规检测项目进行监测,动态了解水质变化情况,根据水质变化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证供水安全。同时,县农饮管理中心建立水质化验室,配备先进设备,全面掌握水厂的水质情况。
三是强化水厂的运行维护。县农饮管理中心组建了一支机动灵活,业务素质过硬的农饮抢修队伍。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维修队配备抢修车辆(皖K SW001、皖K SJ222),落实维 修人员,购置抢修工具,公布抢修电话(0558-4458199)。旨在进一步规范农饮维修服务队伍建设与管理。打造快速反应队伍,有效应对各类农饮设施事故及突发事件。
四是建立水源地保护。县水务局在水厂建设之初,积极与县环保部门沟通,按照相关要求,设立水源保护地。以地表水为水源的,严格执行取水点周围500米水域内,严禁从事捕捞、养殖、停靠船只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五是成立用水户协会加强监督。农饮工程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事关群众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受到用水户的高度关注。如,三十铺水厂、新集水厂自发成立农饮工程用水户协会,对水厂运营进行管理、监督。达到了用户与水厂双赢,增强了用户节水意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李方达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