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水稻育秧时 农户忧虑多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4-27 09:01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尚原野

4月下旬,又到麦浪翻滚时,在阜阳市沿淮农村地区,农民在守望午季小麦丰收的同时,也在为下一季的水稻种植做准备。记者近日在颍上县黄坝乡和阜南县郜台乡采访发现,部分农户已经在预留的水田里下秧,秋季的收成已经遥遥在望。不过,部分农户对种稻心中却存有许多忧虑。

选好稻种再下秧

颍上县黄坝乡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区,这里临近淮河,灌溉方便。每年3月初,当地农户都要把提前准备好的稻种做一个育苗试验,看看谁家的种子出芽率高。

“数好一百颗种子,如果出芽率能达到九十颗以上,就算得上是良种。”黄坝乡黄坝村农户黄国社告诉记者,前些年,家家户户都是从自家的秧田里选种子,哪一株水稻分头多、出穗多、籽粒饱满,就把这样的稻穗用手挑出来,扎成把以后挂在屋檐下晾干。到了2月底3月初,再把稻谷一点点捋下来,泡在水里测出芽率。现在种稻,基本上都是到种子店按照一亩一斤的标准买种子,即使不测出芽率,育出来的稻秧也足够移栽时使用。按照往年的习惯,他还是做了一个试验,百分之九十二的出芽率让他非常满意。

近几年,村里有一部分农户改种旱稻,由于产量不稳定,今年春天这些农户又改种回原来的水稻,从育秧到移栽全在水田里进行。“我今年育了2分地水秧,种8亩水稻应该没问题,如果移栽后有死秧,应该够补栽的时候使用。”黄国社说,育秧是技术活,需要提前泡出芽,撒到地里以后还要看着麻雀别来吃。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出门打工了,即使在家务农,也没有这个耐心,村里早晚要改种旱稻,传统的育秧技术早晚要失传。

旱稻播种待时日

   同样是传统的稻区,阜南县郜台乡曹台孜村的部分农户并不急着育秧,因为这里的大部分村民打算等到小麦收割后,直接把稻种撒进旱地里。

“今年还是跟去年一样种旱稻,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种水稻找不到人插秧啊。”今年84岁的宋永金是郜台乡曹台孜村村民,在淮河北岸的低洼地里种了一辈子庄稼。他告诉记者,前些年村里劳动力多,赶上种稻的时候集体出去给人插秧,一亩地一百块钱。这两年出门打工挣钱多,农忙的时候找不到人插秧,没办法只能种旱稻。由于旱稻的播种期比较晚,他现在并不着急买稻种,一切都要等到麦子成熟以后再说。

宋永金告诉记者,旱稻的产量不如水稻,管理起来也比水稻麻烦,最让他头疼的是除草;加上旱稻的成熟期比水稻晚一个月左右,如果不能集中连片种植,成熟的时候连收割机都不好找。村里也有少数几个在家种地的壮劳力,他们育了一部分水稻秧,不过面积非常有限。农闲的时候干瓦工活一天能开一百多块钱工资,水稻收成再好也不会超过一千四百斤,一亩地种稻的收入只能抵得上他们半个多月的工资。

新闻推荐

王府营产青豆芽 一年四季卖出好价钱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叶陆苗 余波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水稻育秧时 农户忧虑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