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艳明 实习生 杨巧丽)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2015年度(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全市各地以水利兴修重点工程为带动,加快面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推进速度、完成工程量明显好于往年。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0.2亿元,其中市财政直接投资6.1亿元。
2015年度,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土方工程量8790万方,是省水利厅下达任务的2倍,是过去常年实际工作量的3倍以上,位居全省第一。疏浚沟河(大中沟)540条,长达2100多公里。各地围绕目标任务,持续掀起了水利兴修热潮。阜南县投资3.95亿元实施以水网建设为主线的“百沟百塘、三河三片”治理工程,太和县投资3.78亿元重点实施苗原河流域综合治理,颍上县投资2.43亿元实施阜颍公路河等西部水系沟通工程,颍泉区重点对老泉河及周边洼地进行综合治理,临泉县实施界南河治理等六大工程,界首、颍州、颍东结合实际对重点河沟水系进行清淤沟通。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方面,2015年度全市完成投资4.22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9处,于去年8月底全部实现通水,解决了78.86万农村居民和9.2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24.95亿元,解决了529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
在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方面,2015年度,各地在大力引导受益农户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自建自管的同时,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培育水利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管护主体。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组织2833个,年筹集管护经费6668万元,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发放“两证一书”1.38万份。
据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阜阳市将继续围绕“五水同治”的治水思路,坚持系统综合治理,做好水网建设规划,大搞沟河湖塘贯通与调蓄工程,全面实施“千闸千站、千沟万塘”建设,着力疏浚、贯通主要沟河湖塘;将治水与扶贫开发、生态建设、植树造林、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美丽乡村和流转土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水生态涵养和水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治水综合效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徐立成 实习生 陈敏 通讯员 王鹏飞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