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上班在园区 安家在小区肥西县西岗村以产业辐射新村,推进村民生活城镇化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6-07 11:2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肥西县西岗村以产业辐射新村,推进村民生活城镇化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还真能把这当成城里的某个居民小区。在合肥市肥西县,有这样一个村,首批100多户村民住进新建楼房,户户配置车库粮仓,用不了多久,文化广场、服务中心、超市和社区绿化也将配置齐全,村民无不感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6月1日,记者来到肥西县山南镇西岗新村,看看乔迁新居的村民新生活是个啥样。

村民搬进新建楼房“没想到咱农民也能搬进小区住楼房了,城里的生活条件也就是这个样子吧。”村民周正年乐呵呵地说,“走,到新房里看看去。”新村建好后,周正年和弟弟周正春各自申请了115平方米的户型,哥哥家房子早已装修好,现在正在帮弟弟家监督装修。

伴着电锯声,我们来到周正春的家,他家地板、瓷砖都已铺好,客厅的吊顶、卧室的壁柜也打制成型。周正年说,弟弟要求高,他还专门请了装修公司来设计风格,完工后家里肯定大气又上档次。

离开周正春的家,记者又随意敲开一户人家的门,主人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这家5月1日刚搬进来,室内整洁、家电齐全。男主人汪朝付告诉记者,工业征地以后,以前的老房子和土地按照每平方米750元的价格,共补贴给他家29万元,他们老两口便花了22万元在新村里买了两套115平方米的房子,一套自己住,另一套留给在外地上班的儿子。

户户配置车库粮仓

据西岗村党支部书记李绍明介绍,西岗新村是由于工业用地而重新选址建起来的。 2011年年初启动建设,今年春节前夕完工。据了解,整个旧村迁建分为四期工程,这批已完工的8栋104户的住宅楼,只是西岗新村建设的第一期工程,惠及350户村民的二期工程,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动工。计划十年以内,全村所有村民都将陆续告别低矮破旧的平房院落,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式小区。

“一期工程共有80—115平方米三种户型,大家首先确定想要的面积,然后把选择同一种户型的村民集中在一起,以抽签的方式确定楼房位置和楼层,保证公平公正。 ”李绍明说,考虑到很多村民家有手扶拖拉机等农用机械,或者冬季需要储存粮食,新村楼房特别设计成为“4+1”结构,即楼上四层为村民住房,一楼为18—33平方米的车库,一家一个,免费赠送。

村民住得好不好,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工程开工建设前,西岗村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及监理队伍,所用建材也采取招标的方式确定供货单位,有专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老百姓“住得放心”。

接下来,利用美好乡村建设专项奖补和乡镇自筹资金,西港新村还将投入150万元用于建设村民文化广场、景观水塘、超市等便民设施,预计年底完工并能投入使用。

家门口上班挣钱

徐道长是西岗村首批工业园区拆迁安置的村民,现在他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和妻子都在园区内工作,两人每月共6000元的工资,足以应付日常开支和孩子在外地读书所需。这两年的生活变化,让年近40的他多少觉得有些 “意外”。

与徐道长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同村刚搬迁的近400名村民。西岗村紧邻镇区,依托小井庄工业聚集区快速“蝶变”。尤其是西岗新村,与工业园区仅一路之隔,穿条马路就能上班,每天按时进厂做工让他们成为地地道道的“上班族”。

目前,已有近20家企业进驻工业园区,其中资产在2000万以上的有7家,主要从事服装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等,工人平均月工资有2500元,整村上千户村民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

近年来,西岗村每年举办两次“春风送岗”村企交流会,引导更多的失地农民就近择业,村民在家门口一样能打工赚钱。(本报记者张倩 通讯员王陈)

新闻推荐

残破人民币可找银行兑换如遭拒绝,客户可向人民银行申诉

如遭拒绝,客户可向人民银行申诉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上班在园区 安家在小区肥西县西岗村以产业辐射新村,推进村民生活城镇化)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