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胜为)随着冷空气的到来,11月10日,省城合肥一扫纠缠近一个月的雾霾,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合肥市空气质量发布平台显示,该市监测站点当日PM2.5的1小时浓度值多数低于标准值75微克/立方米。
自10月16日进入污染季以来,合肥空气质量仅在11月2日有个“良好”表现,此后又是污染,本月8日、9日更是连续两天“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多是PM2.5。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李菁分析说,冷空气来临前,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逆温层,笼罩在城市上空,污染物难以扩散,导致污染程度加重。此外,秋冬季气压、空气流动性等气象条件不如夏季,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连续雾霾天的重要原因。不过,祸首仍然是PM2.5,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城市扬尘、工业粉尘、区域输送等,上月还受周边秸秆焚烧影响。
当前好空气能维持多长时间?李菁表示,目前无法预测。按照环保部要求,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正合作预报工程,但预报需要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基础,短期内还暂时实现不了,正加快有关合作研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鲍亮亮本报见习记者 何珂随着天气转冷,作为御寒滋补的食品,老百姓的餐桌上的肉食也开始多了起来。在合肥市周谷堆批发市场,信息员王萍告诉记者,这里的白条肉成交量最近每天都在160吨左...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