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II05版)
今年73岁的吴正祥是一位食道癌患者,靠着坚强的意志和平和的心态生活了十几年。由于做过手术,老人吃东西有些困难。他说,虽然有病痛,但老伴一直陪在身边,日子不那么难熬。就在老人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一旁的社区工作人员插话了:“他们很恩爱,早晨老伴把他送到社区来的,要不是她晕车,肯定一起过来了。”
吴正祥有一儿一女,都在合肥。“孩子都有他们的事情,哪能天天陪着我们呢?”老人说,“儿子以前带我们去过一次动物园,很久以前的事了。”他看着绿油油的草坪感叹道:“你瞧,这草长得多好,从来没看到这么好看的草坪。”随后,他又指着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空气负离子指数问:“这上面公布的是什么?”当记者向他解释过后,老人惊叹道:“你说现在科技多先进,连这个都能检测,我们真的跟社会脱节喽。”
不敢相信自己有机会来逛湿地公园
王前俊今年44岁,社区工作人员王刚告诉记者,之所以请王前俊参加踏青活动,是因为他的情况有些特殊。“孩子今年8岁,有智力障碍;妻子也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他自己又是肢体残疾。”王刚说,王前俊一家人如今主要靠着每月几百元的低保维持生计。
王大哥人很开朗、健谈,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有残疾,其他的事情做不了,社区便安排他照看车棚,“加上低保,每个月有千把块钱。”这些年来,他从未离开家门。“在今天之前,我不知道合肥还有个湿地公园,更不敢想自己有一天还有这样的机会能出来看看。”王大哥满怀期待地说,“眼下就是想办法让孩子的病尽快好起来,有机会也带上孩子来这里看一看。”
李仁义 金从容 吴腊梅 胡彦虹 王刚
本报记者 郑非 向凯/文 项春雷 卞世鹏 /图
老人们在湿地公园感受春天的气息。
新闻推荐
《非诚勿扰》合肥站招募欢乐收官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