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王伟
在美丽的太平湖畔,栖居着一位诗一般的女子,这便是《临湖》的作者项丽敏。
我对于项丽敏的最初印象,缘于在报纸上经常读到她的文章。后来,在我写作陷入一筹莫展的僵局时,我的写作启蒙老师高老师推荐我多读读项丽敏的文章。我反复品味之后,方才发现这位女子的文字比许多男子都更加铿锵有力,继而常常被她的文字感动得热泪盈眶,感叹为什么有人能将中国文字驾驭得如此娴熟。
项丽敏是位善于思考的女子,生活中的点滴所得,在她的文章中都变成了富有哲理的文字。在本地的报纸上,不但常常能够读到项丽敏的文章,而且常常能读到写项丽敏的文章,比如前不久我就读到一篇文章干脆命名为《太平湖畔项丽敏》。
项丽敏以一个摄手的身份写下了《临湖》。在这本书中,我们一直以来忽略了许多的自然之美——一朵野花、几颗野果、一缕炊烟、几只昆虫……因了她的摄影和文字,都渐渐在我们脑海中变得形象鲜活起来。是的,我们这些庸碌之人,为了柴米油盐之类的琐碎现实,有太久太久没有好好地亲近自然了!
受《临湖》的熏陶,我开始试着常常在这些往日司空见惯的自然面前驻足。我经常躲在窗子后面,窥视着窗前的小花园。春季里,我曾在那里零乱地植下了一片雏菊和几株圣女果。花期来临时,常有一些不安分的侵入者一声招呼也不打地前来“拜访”,有时是三两只蝴蝶,在花丛中间翩翩起舞;有时是几只蚂蚱,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我,轻手轻脚地挪移到枝叶的背后;有时是一只墨绿的螳螂,躲在千红万绿中间,高高地擎起硕大的两把钳子;有时是一只小小的蜥蜴,听见我的脚步声,拖着细长的尾巴,急急地遁去了;甚至有时候,是一只尾巴上有着长长的羽毛的鸟儿,为了躲避老鹰的攻击,慌不择路地撞断许多纵横交错的枝叶,重重地跌落在花草枝叶下面的泥土上,发出“砰”的一声。
因为《临湖》和项丽敏,许多我之前并不十分在意的细节,突然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清晨时花园里沾满露珠的蜘蛛网、窗外池塘里的蛙鸣、院子旁边大树上的鸣蝉……所有的这些,都会让我心中充满喜爱。有些时候,为了和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好好亲昵一番,我干脆什么也不做,拉着年幼的女儿蹲在大树下面,兴奋地看一个下午的蚂蚁搬家……
在我所阅读的《临湖》的扉页上,项丽敏亲笔题下这样一行字:“无论世界如何年老,永远做她初生的孩子。”我们当中的许多人,纠结于此生种种,早已失去了孩童时的好奇心,我们对一切视而不见,我们渐渐变得麻木不仁,我们早早地关闭了那扇与自然相通的门。
《临湖》这本书,以诗一般的文字和别出心裁的摄影为我们展示了湖边的风景,更为我们重新打开了一扇亲近自然的门。轻轻地翻开这本散发着油墨芬芳的书,你会突然发现,生活,从此变得可爱而真实。
新闻推荐
安徽蚌埠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86年中国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历任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资深教授、硕士...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