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11月,歙县启动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一年来,歙县深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基本建立了“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以前我们感冒吊水一次都要百把块钱,现在一次只要三四十块钱,所以现在大家都愿意到卫生室来看病了。”10月31日,家住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的姚正华因为感冒,到卫生室来吊水。他告诉记者,如果在以前,可能就是自己买点药吃吃、扛一扛就算了。
让姚正华改变就医观念的正是歙县实行的基本药物“零差率”改革措施,从2009年11月开始,歙县作为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县之一,在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基础上,补充了172种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拿药的价格跟医院进药价一样,仅这一项试点改革就使30万人口受益,今年1到9月份,歙县门诊次均费用由去年同期77.96元降到59.59元,下降了23.6%;门诊病人次均药费也由去年同期54.12元降至40.27元,下降25.6%。歙县北岸镇瞻淇村卫生室负责人汪志彬告诉记者:“实行药品‘零差率\’以后,卫生室药品这一块收入肯定下降了,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门诊病号却增加了30%以上。”
基层医改不仅赢得了广泛的民意支持,还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试点中着力推进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定岗定编不定人”,所有人员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通过试点改革,歙县28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1人竞聘上岗并签订聘用合同;对2008年底前进入卫生院非在编的以及未竞聘上的人员计44人妥善分流安置。同时,歙县对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国库集中收支管理,县财政加大投入,核定收支,按月预拨,年底清算。今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医疗和药品收入3000万元,核定支出5530万元。1到9月,医改卫生院实现收入2596万元,累计支出3771万元,收支差额1175万元,收支差额由县财政给予足额安排,确保了医改卫生院经济运行正常。 ·凌利兵 江伟民·
新闻推荐
□吴筱峰中国现在农村的很多地方,很难看到青壮农家儿女的身影,基本上变成了留守老人、留守孩子和养殖牛养猪狗等的社会。国家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出现的新动向、新...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