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济青高铁建设项目通过国土资源部用地预审。该项目将设机场站,旅客可在这里实现高铁和空运的零换乘,是青岛新机场路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客运通道,也是连接济南和青岛、沟通山东与三大经济带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胶州,这个具有4500年文明史的千年古埠,唐宋时期北方地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山东半岛联结海内外的重要交通咽喉。随着4F级青岛新机场的落户,围绕机场规划建设地铁、轨道交通零换乘立体交通网络,将实现胶州海陆空无缝连接,大大加快胶州融入世界的步伐。
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
按照规划,青岛新机场将建设成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结合的“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新引擎。
胶州位于胶州湾底部,青岛市三城联动正“品”字型发展格局的核心位置,山东半岛联结内陆的咽喉重地。新机场落户胶州,得天时、应地利、聚人和,是众望所归。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缺乏纵深,唯有向西接入华东华北的广阔腹地,才能赢得最大的发展空间。半岛的形状就像是从大陆凸进海洋的龙头,胶州则紧紧锁住山东半岛联结海内外的咽喉。环视胶州湾,拥湾发展的大青岛,主城区和黄岛区恰似张开的双翼,位于胶州湾底部的胶州是连接两翼的节点,处于青岛版图的核心位置。如果我们把目光跳出青岛,扩大到整个山东半岛。处于半岛龙头位置的烟台、威海,处于龙腹位置的东营、潍坊、淄博、临沂、日照,便捷的交通网络都选择在咽喉位置的胶州汇聚。新机场建成后,必将成为撬动半岛经济跃升的枢纽和强力引擎。
青岛新机场立足于建设“内陆腹地-青岛-日韩”的控制通道,将打造成为面向日韩的国际客运门户和中转中心。建成后,不但将大幅增加赴日韩各地的客货航班,还将面向国际枢纽机场和我国中西部,积极发展客运中转航班和全货机航班,开辟青岛至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国际航班,构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这意味着,胶州依托便捷的国际航运通道,将在速度经济与流量经济方面与全球市场连通,实现同频共振。此外,青岛新机场将进一步增强山东半岛与日韩的联系,增进贸易往来,为争取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先行试验区增加筹码。
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面向日韩地区门户机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枢纽,新机场建成后,胶州将成为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
构筑“零换乘”的立体交通枢纽
“新机场高铁、地铁、城轨、公路综合交通体系将在机场交通中心实现‘零换乘\’,围绕机场胶州将最终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可以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客货集疏目标。”
目前铁路、城轨、公路3个方面的规划已初步形成。铁路方面,规划建设的济青高铁穿过机场并设机场站;新建自胶州北站经机场至红岛站的铁路交通走廊,连接正在建设的青连铁路、青荣城际铁路和已运营的胶济客专,形成新机场与周边城市快速连接的铁路网络。城轨方面,规划建设连接主城区的M8线、西海岸的R9线、蓝色硅谷的R7线均接入机场交通中心,形成新机场与市域快速连接的轨道网络。公路方面,改造升级青银高速、国道204、正阳路、胶州湾高速,以及沈海高速、滨河路、双元路,规划建设机场西高速、机场高速,形成“四横五纵”的新机场公路集疏网络。
铁路、城轨、公路三大交通网络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的区域交通体系,进一步巩固胶州市在山东半岛地区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地位,青岛新机场更进一步使胶州由单纯的区域性陆路交通枢纽变身为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
通往大航空时代的世界之门
“因为新机场的迁建,青岛海港、陆港、空港三大枢纽门户,胶州很快坐拥其二,成为青岛市第四大发展平台和‘三城联动\’新引擎,拥湾发展的新都心,成为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
青岛新机场落户,加上前期建成启用的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如此以来,山东半岛地区海港、陆港、空港三大交通枢纽除海港外,很快就全部位于胶州。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想要从陆路和空中进出大青岛,都必会先到胶州,若说青岛有三大门户,胶州则坐拥其二。胶州依托发达的地面交通网络和空中航线,必将成为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大大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
青岛新机场建成后,不但将大幅增加赴日韩各地的客货航班,还将面向国际枢纽机场和我国中西部,积极发展客运中转航班和全货机航班,开辟青岛至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国际航班,构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这意味着,胶州依托便捷的国际航运通道,将在速度经济与流量经济方面与全球市场连通,实现同频共振。此外,青岛新机场将进一步增强山东半岛与日韩的联系,增进贸易往来,为争取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先行试验区增加筹码。
不难预见,胶州的大航空时代正在到来,胶州乃至青岛通往大航空时代的世界之门正在徐徐开启。(刘民军)
新闻推荐
...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