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见习记者 夏海军 贾克帅
马鞍山长江大桥不啻是给钢城市民的一份新年特大礼物。大桥作为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交通要素,它的通车,不仅有力促进钢城的城市转型,也将激活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马鞍山,因马钢而建市,多年来钢铁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留给人们的最深刻印象。省政府参事、中国区域经济专家程必定认为,大桥会同马钢一样,成为马鞍山发展的标志和转机,马鞍山要打好这副“桥”牌。
大桥的通车将带来资源充足、要素流动、信息沟通、市场扩张、产业集聚等一系列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程必定说,从全省的角度来看,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安徽更好地融入长三角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带动马鞍山一江两岸发展,开发沿线资源有着重要作用。从区域位置上来看,大桥起到了承东启西的作用,西接马鞍山至合肥的高速公路,与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连为一体;东接马鞍山至溧水的高速,衔接南京到高淳、杭州等地的高速公路,与长三角高速公路网相连通。马鞍山市经济学会会长洪绍明因此认为,大桥的通车必然会带来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城市品牌效应、产业拉动效应、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互动效应等一系列长远效应,这些效应将会超出经济范畴,从而彻底改变整个城市的面貌。
“大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促使马鞍山由资源性城市向中心城市转型。”程必定认为大桥的建成完善了马鞍山的交通网络,而且连接了和县和含山两个马鞍山的重要腹地。在他看来,“腹地”和“网络”是一个城市由功能型城市转变成中心城市的两个必备条件,而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举两得,激活了这两个转变为中心城的必备条件,从而加快推动马鞍山的城市转型。
马鞍山长江大桥也激活了马鞍山的旅游市场。大桥的建成整合了旅游资源,结束了和县、含山与马鞍山市区的旅游景点各自为战的情况,使两岸景区连成一体,有利于旅游市场的整体开发。
“以前到和县、含山游玩都要绕道芜湖或等待轮渡。如今大桥通了,跨江旅游变得如此畅快,出游的兴致也高了。”马鞍山市民夏威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现在,不只是当地的市民,外地客源也源源不断地通过大桥流入马鞍山的各个旅游景区。
马鞍山市大江两岸蕴藏着众多文化旅游资源,如和县的霸王祠、鸡笼山、古猿人遗址、陋室,含山的褒禅山、淩家滩遗址、运漕古镇以及采石风景区、濮塘风景区、古床博物馆、李白墓园等景区。但多年来,两岸居民受宁芜绕行和汽渡不便等的困扰,虽只是一江之隔却犹如远在千里,严重妨碍了文化旅游的交流和发展。而大桥的通车不仅仅是多了一条通道,更使两岸连为一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皖组淦 记者黄永礼)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3月31日至4月1日,全省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第一期集中培训班在省委党校举行。全省160多名市委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副部长、干部科长、...
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