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马鞍山新闻 > 正文

探索科学承接新路径

来源:安庆晚报 2011-01-13 23:39   https://www.yybnet.net/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坚持择优承接、招商选资,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一年来,皖江示范区正是以这样的要求探索一条科学承接的新路径。

走进位于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的圣罗纺织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区,十个高大的绿色污水处理池立即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从第一个水池里花花绿绿、充满刺鼻气味的污水,到最后一个池子里的水清澈见底,公司职工汪涌介绍说,每天厂里都有2吨多的工业废水要通过这里进行循环处理,水质达标后才能排放。“就这十个水池不断循环,到最后一道排出来的水完全可以达标了。你看这个水,COD大概在50左右,这个排污出去的必须要达到标准的。”

作为一家纺织印染企业,主要的污染来源就是印染废水。当初从宁波选择来芜湖安家落户时,为了能达到当地的环保标准,圣罗纺织在解决污水问题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汪涌说,“污水处理我们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资金,建成了日处理3.5万吨,总共投资了将近7000万。现在是环保一票否决权,对企业来讲,污水如果不达标的话,不是害别人是害你自己,企业是没办法生存的。”

正如汪涌所说,芜湖市作为皖江示范区“双核”之一和沿江发展轴的中心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严把产业准入关和环保关,把是否符合国家和示范区产业政策作为前提条件,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引进决策的“一票否决”指标,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准在芜湖落户。

芜湖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汪自强表示,对照产业目录,不符合产业目录的项目我们坚决否决,这是我们发改系统把第一道关,环保部门把第二道关,无论什么项目都要求做环境影响评价,如果不符合要求,再好的项目一律放弃。

从严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和环保的“一票否决”,已经成为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铁”的纪律。作为国家战略,皖江示范区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严格做到“挑商选资”,严禁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转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保持生态优势的同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

地处安徽东大门、皖江第一站的马鞍山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之城,2009年是马鞍山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带给这座工业城市不仅仅是阵痛,还有深思———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当前,马鞍山正在抢抓国家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围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产业发展格局。

马鞍山市发改委副主任何新文说,将推进结构调整与产业承接有机结合起来,大规模、高水平承接转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安徽省省长王三运曾多次这样强调。变被动为主动、变粗放为集约,皖江城市带正在为中西部地区探索一条科学承接的新路径。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耀说,“我们这会承接产业不是一般的平面复制,不是把它搬迁过来就行了,应该是在一个高起点上,无论它的技术装备、它的生产工艺、它的产品设计都必须要有一个新的起点,肯定是要避免污染转移,就是要在产业方面起到示范。”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上网”听民意、“下访”解民怨

“事实上,民意是完全可以从网上了解到的。可以网上民意沸腾,不愿看到的是网下民怨沸腾。”江苏省常州市市长王伟成如是说。合阳县常务副县长雷哲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探索科学承接新路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