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去年5月份以来,宿州市积极探索民生工程监督管理改革办法,将33项民生工程政策、项目实施流程及补助(救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责任主管部门(单位)在市、县(区)级部门网站、民生办网站或政府网站进行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赢得社会的好评。
加强部门会商,统一思想认识。为了顺利推进网上公示工作开展,市及各县区民生办主动与残疾人联合会、计生委、住建局、人社局、民政局、交通局等民生工程牵头主管部门和单位开展民生工程项目网上公示专题会商活动,深入到部门了解情况,研究公示的项目、内容、注意事项等具体事宜,帮助分析解决困难,消除思想顾虑,为网上公示的顺利推进打下思想认识基础。
制定下发文件,实行分类指导。各县区根据政务公开相关规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出台民生工程信息政务公开办法,砀山县制定出台《砀山县推行民生工程项目政务公开的通知》、灵璧县出台《灵璧县民生工程网上公示制度》、泗县下发《关于做好我县民生工程信息网上公示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专题布置会,进行专项安排部署;根据补助类项目和工程类项目性质特点,实施分类指导,研究具体网上公示操作办法,明确公示重点。
开辟公示专栏,明确公示内容。在市民生办网站、市直民生工程各牵头部门门户网站、各县区民生工程网站、部门网站等开辟民生工程公示栏,对33项民生工程的政策、工程项目信息、受益对象基本信息等进行公示。补助类项目主要公示申请申报审核审批工作流程、受益对象基本信息、资格确认、审核人姓名、补助标准和实施责任单位及监督电话等相关信息,工程类项目重点公示项目建设点、开工及竣工时间、建设单位、投资规模、招标公告、合同、完工日期、实施责任单位和监督电话等相关信息;培训类项目公示培训机构名称、培训项目、培训补贴对象、补贴金额、实施责任单位等相关信息;参保类公示参保对象基本信息、缴费金额、补偿金额、实施责任单位和监督方式等。
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公示。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到面、逐步展开的原则,去年上半年,宿州市率先选择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工程、就业技能培训等受益对象数量相对较小、覆盖面较小、操作容易的补助类项目受益对象的基本信息在县区部门网站和民生办网站开展网上公示。在摸索总结经验基础上,灵璧县、埇桥区、泗县稳步推进工程类项目、参合参保类项目的公示工作。砀山县对所有工程建设类项目招标文件和建后管养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招投标文件,在安徽招标投标信息网、县政府网、县招投标中心网、县财政局门户网站和民生工程专栏、实施部门门户网站等“五网”同步公示。2014年,全市已将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工程等24项民生工程网上公示,其中补助类15项,工程类9项。
加强信息反馈,及时整改落实。建立公示反馈机制,按照“谁公示、谁反馈、谁处理”原则,做好公示问题反馈处理工作。2014年,灵璧县民生办共接待群众来访20人次,电话咨询37次,集中反映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城镇医保报销费用、残疾人生活救助资金发放时间等问题,各公示责任单位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给予回复,做好解释工作,提升了群众的知晓度、满意度。
2015年,市民生办将认真总结2014年各县区民生工程网上公示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出台全市民生工程网上公示制度,补充完善相关操作办法,将民生工程网上公示纳入全市民生工程考核体系,全面推进33项民生工程网上公示工作。(通讯员 张清洁 本报记者 曾庆明)
新闻推荐
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这些名头的所有者就是砀山县曹庄镇回民许庄村。对于这个村名曾经印象深刻:房屋破旧不堪,村道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这...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