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农民何勇是一位政府授牌的家庭农场主,农场360亩地,成员全家四口,在政府的技术、资金扶持下,每亩地年净收益比过去多出200元,一家人种粮积极性高涨。去年以来,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农场在宿州遍地开花,成为这个市农业经济新的“生力军”。
面对“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现实情况,宿州市一不改变集体所有制性质,二不改变土地用途,三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重解决“谁来种地、谁能种好地”的问题。
家庭农场是基础,农业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当纽带,宿州建立“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实现抱团发展,有效应对自然、市场等风险。农业企业统一制订生产规划和生产标准,以优惠价格向家庭农场提供种苗及农业生产资料,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农产品;合作社统一向家庭农场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家庭农场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向农业企业提供安全可靠农产品。三大经营主体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政府的引导下,走资金融合、资产融合、品牌融合之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的龙头企业帮助家庭农场抵押贷款,垫资为家庭农场提供种苗及生产资料,形成了资金融合;良林家禽产业联合体中的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联合建设生产设施,或由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生产设施租给家庭农场使用,形成了资产融合;百亩良园蔬菜产业联合体的龙头企业对家庭农场生产的蔬菜进行严格检测后,统一使用无公害蔬菜商标,形成了品牌融合。(下转第3版)
新闻推荐
近日,泗许高速管理处员工在宿州站路边环境进行治理。在“三线三边”治理活动中,泗许高速管理处集中人力、物力整治全线10个收费站出入口的环境卫生,投入200万元对宿州...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